[实用新型]工业废水有机碳、硝氮及氨氮去除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0657.6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迎超;高达伟;高美丽;刘帅;朱杰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太平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废水 有机 去除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有机碳、硝氮及氨氮去除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为立式结构;污泥膨胀流化床反应区,设置于反应器壳体的下部,其底部设置有布水器,布水器与进水管道连通,该反应区内生长有反硝化菌和产甲烷菌;均布板,为板体结构,设置于污泥膨胀流化床反应区的上方,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上对应安装有固液分离元件;曝气层,设置于均布板的上方;三相分离区,位于反应器壳体的上部;循环管道,其一端与三相分离区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布水器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艺废水有机碳、硝氮及氨氮去除反应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业废水具有高有机碳、高硝氮的水质特点,而且部分工业废水中还会存在一定量的氨氮。对于高有机碳成分存在微生物降解性差、降解周期较长和浓度较高的特点,而传统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污泥产量大导致处置费用高的问题。
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中,采用IC厌氧反应器,在高浓度污泥的作用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碳转化为沼气,进而去除有机碳,然后将去除有机碳的废水输送至下一环节,通过硝化-反硝化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硝氮。实用新型人发现,该种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1、工业废水中在IC厌氧反应器中的水解发酵段、产氢产乙酸段会将长链碳源转化为小分子链、易降解的碳-小分子酸,小分子酸的产生速度小于小分子酸被产甲烷菌代谢产生甲烷的速度,进而会造成体系中小分子酸的积累,较高浓度的小分子酸会对产甲烷菌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影响产甲烷菌的活性,进而影响沼气产生效率和废水处理效率。
2、工业废水经过IC厌氧反应器产甲烷后,大量易于反硝化(反硝化过程需要消耗有机碳)碳源的过程产物会被消耗掉,造成出水碳源难以满足后续反硝化碳源的需求,须定量补充碳源而增加运行费用;
3、高硝氮废水需要保证足量的碳源以保证总氮的去除效果,而工业污水虽然总有机碳含量较高,但反硝化去除总氮的过程中对于碳源的种类相对苛刻,直接补充工业原水难以保证总氮的去除精度;
4、工业废水中总氮(硝氮+氨氮)的去除需要经过硝化(将氨氮转化为硝氮)-反硝化(去除硝氮)的过程,由于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工业废水中的总氮难以在同一反应器中去除。
5、缺氧反硝化絮状微生物的过程产泥量会高于厌氧反硝化,导致污泥处置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有机碳、硝氮及氨氮去除反应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有机碳、硝氮及氨氮去除反应器,包括:
反应器壳体,为立式结构;
污泥膨胀流化床反应区,设置于反应器壳体的下部,其底部设置有布水器,布水器与进水管道连通,该反应区内生长有反硝化菌和产甲烷菌;
均布板,为板体结构,设置于污泥膨胀流化床反应区的上方,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上对应安装有固液分离元件;
曝气层,设置于均布板的上方;
三相分离区,位于反应器壳体的上部;
循环管道,其一端与三相分离区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布水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太平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太平洋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0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交流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易撕取自粘不干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