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穴位治疗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5407.5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俊峰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H39/06;A61N5/06;A61N1/36;A61H9/00;A61M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穴位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穴位治疗罐,包括罐体、红外线发射组件和容纳装置,罐体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在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拔罐枪连接的放气阀门,可通过拔罐对穴位产生刺激;红外线发射组件设置在罐体的顶部,红外线发射组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供电装置,可实现红外线治疗;容纳装置内装有电气石粉末,可实现电气石治疗,本申请将拔罐穴位刺激、红外线治疗和电气石治疗结合为一体,可以一次实现多种治疗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穴位治疗时每次只能通过一种治疗手段对穴位进行刺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穴位治疗罐。
背景技术
穴位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中医理疗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结合患者的病症在进行调治的同时,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理疗设施进行配合治疗,将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穴位治疗方式有穴位电刺激法、单一药物贴敷法、穴位拔罐法、针刺法等,以上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手段比较单一,每次只能通过一种治疗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治疗效果欠佳。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穴位治疗时每次只能通过一种治疗手段对穴位进行刺激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位治疗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穴位治疗时每次只能通过一种治疗手段对穴位进行刺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穴位治疗罐,包括内部中空且底部开口的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组件,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内装有电气石粉末,所述罐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拔罐枪连接的放气阀门,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供电装置。
优选地,所述罐体顶部外侧设置有向所述罐体内部凸出的凹槽,所述红外线发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容纳装置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容纳装置的顶部内侧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罐体内一端的底部外侧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纳装置内部设置有水平隔层,所述水平隔层下方为电气石粉末放置区,所述水平隔层上方为中药放置区。
优选地,所述供电装置为蓄电池。
优选地,所述罐体底部为平底。
优选地,所述罐体底部为弧形底。
优选地,所述罐体底部外侧边缘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罐体方向延伸的凸缘。
优选地,所述罐体为透明材质。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材质为PC。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穴位治疗罐,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俊峰,未经曾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5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