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9050.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培俊;陈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拜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流源取 电板 电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包括恒流源、n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和负载,所述的负载接在电源和地之间,所述的恒流源和n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均并联接在负载两端;所述的每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包括限流电路结构、第一TVS管、第二TVS管、第三TVS管、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的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TVS管的正极相连接,源极接地,栅极与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第二MOS管的漏极与第二TVS管的正极相连接,源极接地,栅极与开关控制模块相连。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可通过MOS管的开关状态动态调整VCC的大小,减低TVS管的热功耗电流,提高电路结构的效率,转换电路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转换效率高,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恒流源供电板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领域的绝大多数电路的供电电源都是电压源方式。但在某些只有恒流源供电的应用场合,就需要对恒流源进行处理转换成正常范围内的电压源给目标电路板供电,现有的转换电路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转换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转换效率高、成本低、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如下:
该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恒流源、n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和负载,所述的负载接在电源和地之间,所述的恒流源和n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均并联接在负载两端,其中,n为正整数;
所述的每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包括限流电路结构、第一TVS管、第二TVS管、第三TVS管、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所述的限流电路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电源和第一TVS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第二TVS管的负极与第一TVS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第三TVS管的负极与第二TVS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第三TVS管的正极接地;
所述的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TVS管的正极相连接,源极接地,栅极与开关控制模块相连;所述的第二MOS管的漏极与第二TVS管的正极相连接,源极接地,栅极与开关控制模块相连。
较佳地,所述的每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包括m个TVS管,其中m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较佳地,所述的每个TVS并联支路结构包括f个MOS管,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较佳地,所述的每个TVS并联支路结构的TVS管均为相同规格型号。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提出一种使用简易的转换电路,其特点是实现简单、高效、成本低廉,可通过MOS管的开关状态动态调整VCC的大小,保证电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不会太小,减低TVS管的热功耗电流,提高电路结构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转换电路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转换效率高,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恒流源取电板的电路结构的技术方案中,其中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和模块单元均能够对应于集成电路结构中的具体硬件电路,因此仅涉及具体硬件电路的改进,硬件部分并非仅仅属于执行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因此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也并未涉及任何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仅仅利用这些模块和单元所涉及的硬件电路结构方面的改进即可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而并不需要辅助以特定的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即可以实现相应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拜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拜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9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