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腕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8843.1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闫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腕戴设备,包括主体、腕带和快拆件,主体的两端设置有插接部,腕带的端部对应开设有插接槽,插接部的插入端设置有贯穿插接部的卡槽,插接部的插入端端部设置有与卡槽连通的豁口,卡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快拆件包括卡接部和按压部,卡接部与卡槽形状相适配,按压部沿腕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豁口长度;插接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槽,按压部上下滑动设置于通孔槽内,使卡接部能够与卡槽卡合或脱离,以使插接部锁定于插接槽内或解除插接部与插接槽的锁定。上述的腕戴设备,通过按压快拆件向外拉拽腕带即可分离腕带与主体;快拆件的卡接部与卡槽配合的形状为矩形或梯形形状,不易滑脱,结构强度高;快拆件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智能电子产品逐渐青睐,智能穿戴产品迅速崛起,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佩戴于人体腕部的腕戴设备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市面上的腕戴设备的主体本身与腕带的连接关系多为固定的,不易于更换表带。为了能够实现腕带的轻易拆卸,现有的腕戴设备大多使用快拆按键结构,其快拆按键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腕带快速拆卸的腕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腕戴设备,包括主体、腕带和用于连接所述主体和腕带的快拆件,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两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腕带的端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沿腕带长度方向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所述插接部的插入端设置有贯穿所述插接部的卡槽,所述插接部的插入端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豁口,所述卡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所述快拆件包括卡接部和按压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形状相适配,所述按压部沿腕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豁口长度;所述插接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槽,所述按压部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通孔槽内,使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或脱离,以使所述插接部锁定于所述插接槽内或解除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的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插接槽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所述快拆件的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快拆件上设置有弹簧安装柱,所述插接槽内对应设置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弹簧安装柱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弹簧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卡槽靠近所述豁口一侧的长度大于其远离所述豁口一侧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部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设置向下凹陷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卡槽与所述主体之间,对应地所述插接槽的槽口对应所述第一台阶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相对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腕带包括硬胶连接部和软胶腕带部,所述插接槽开设于所述硬胶连接部上;所述硬胶连接部和软胶腕带部通过双射注塑成型或粘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硬胶连接部包括左右两半部分,两半部分通过粘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插接部设置于所述下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沿主体所在的平面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腕带的端部与所述主体平滑过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腕戴设备,实现了主体与腕带的可简易分离,通过快拆件的卡接部与插接部上的卡槽卡合,实现腕带与主体的连接;需要分离时,只需按压快拆件,向外拉拽腕带即可分离腕带与主体;快拆件的卡接部与卡槽配合的形状为矩形或梯形形状,配合更紧密,约束更有效,不易滑脱,结构强度高;快拆件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8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然交配产卵率的娃娃鱼山洞生态繁殖池
- 下一篇:人工破膜教学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