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7714.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7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麦刚;周莉琨;方怡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2 | 分类号: | A61B17/062;A61B17/06;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地址: | 618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手术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缝合器,涉及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两端的缝针和手柄,缝针和套筒之间设有牵引杆和支撑杆;缝针为“U”字形结构,缝针的一端为圆锥形针尖,靠近针尖尾部的缝针上设有挂线孔,缝针的另一端设有沿缝针的轴线方向错位的牵引杆挂杆和支撑杆挂杆;手柄中设有沿套筒轴向滑动设置的牵引座,牵引杆的一端与牵引座铰接,牵引杆的另一端与牵引杆挂杆铰接,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套筒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挂杆铰接,该腹腔镜疝手术缝合器解决了现有腹腔镜疝手术缝合装置中缝针与夹持缝针的装置不一体,并且缝针角度不易调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缝合器。
背景技术
在做腹腔镜腹股沟直疝时,当疝囊回纳入腹腔后,会留有一个凸向腹壁的假疝囊,如果此假疝囊不缝合的话,会在腹壁留下一空隙,术后此间隙可能发生血清肿,所以需要将假疝囊缝合固定到疝环口处,从而消灭假疝囊形成的空隙,避免术后血清肿的形成,但现有的缝合器械使得缝合较为困难,具体问题表现在:1、缝针和持针器是分离的,需在手术区用持针器夹持缝针,夹持和调整角度困难,2、因每次调整缝针角度都需要持针器与缝针分离,因此难以一次性多点缝合假疝囊并且难以一次性同时将假疝囊和疝环口周围组织缝合在一起,往往需要多次缝合,费时耗力;3、缝针前端尖锐,在夹持缝针、调整缝针角度、送入缝针和取出缝针时容易伤及周围组织器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缝合器,以解决现有腹腔镜疝手术缝合装置中缝针与夹持缝针的装置不一体,并且缝针角度不易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腹腔镜疝手术缝合器,包括: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两端的缝针和手柄,缝针和套筒之间设有牵引杆和支撑杆;缝针为“U”字形结构,缝针的一端为圆锥形针尖,靠近针尖尾部的缝针上设有挂线孔,缝针的另一端设有沿缝针的轴线方向错位设置的牵引杆挂杆和支撑杆挂杆;手柄中设有沿套筒轴向滑动设置的牵引座,牵引杆的一端与牵引座铰接,牵引杆的另一端与牵引杆挂杆铰接,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套筒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挂杆铰接。
该腹腔镜疝手术缝合器将缝针和持针装置一体化设计,在套筒前端设置缝针,在套筒后端设置手柄,通过手柄可操作缝针进入、退出或者转动一定角度;缝针设置为“U”字形结构,且其圆滑的“U”字形底部朝前,因此向人体组织中推进缝针时,不易损伤人体组织;缝针的尾端设置牵引杆和支撑杆,支撑杆与缝针铰接,牵引杆与缝针铰接,并且牵引杆的后端与牵引座铰接,牵引座滑动设置在手柄中,因此移动牵引座可带动牵引杆运动,使缝针以支撑杆挂杆处为支点进行转动,从而方便调节缝针角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套筒为两端封闭的圆柱空心筒结构,套筒的前端壁面上设有供牵引杆移动的第一通孔以及供支撑杆穿过的第二通孔,套筒的后端壁面上设有供牵引杆移动的第三通孔。
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朝向卡缝侧套筒筒壁的通孔内壁距套筒筒壁的垂直距离相同,此距离应满足当牵引杆同时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朝向卡缝侧套筒筒壁的通孔内壁接触时,相较于支撑杆的纵向轴线位置,牵引杆的运动轴线位置更靠近卡缝一侧的套筒筒壁。
套筒设置为空心的结构,可以减轻整个装置重量;套筒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封闭结构,从而避免人体组织进入套筒,牵引杆的两端均设置在套筒外,并且牵引杆在带动缝针转动时,牵引杆也会上下摆动,因此在套筒的前后两个端面的壁面上开设供牵引杆通过和移动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宽度与牵引杆的外径相等,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的长度应满足牵引杆的移动范围要求。支撑杆固定在套筒中,因此第二通孔为与支撑杆的外径相等的圆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套筒中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隔板,牵引杆被夹持在两个隔板之间,隔板与缝针的“U”形截面所在的平面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7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薯脱毒苗炼苗装置
- 下一篇:退火窑传动通轴连接结构及补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