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RTP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5840.6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张伟;尹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晨光复合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02;F16L57/00;F16L1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rtp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RTP管,涉及RTP管设计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不能很好的适应安装需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套接有对称设置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管道套接的套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需要,方便管道的安装,加快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保证安装的进行,同时可以达到多种方式的隔温效果,多方位的降低管道内的温度散发,降低管道的热传导系数,尽可能的保证恒温的液体运输,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TP管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RTP管。
背景技术
对输油管道进行保温是降低能耗以及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管道所用的保温材料最初为石灰棉、硅藻土、蛭石,后发展到矿渣棉、玻璃棉、珍珠岩等,这些材料的保温效果、吸水性以及施工条件都不够理想。七十年代初期,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问世,输油管道开始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由于该种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高、导热系数低、成型工艺简单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管道保温工程。
传统的输油管道保温为先铺设管道,然后再对铺好的管路进行保温处理,一般都是进行聚氨酯发泡保温。此种方法虽然保温效果好,但是造成工程量增加,施工成本上升,特别是海上施工还有其他不便。
RTP管作为非金属连续型管道,相对于金属管道有很多优点,如:耐腐蚀、重量轻、使用接头少、施工方便,在海洋输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RTP管作为非金属管道,其保温性能比金属管道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保温。RTP管传统的保温方法和金属管一样,将管路铺设好后进行聚氨酯发泡保温。
RTP管在线保温技术是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根据保温材料的热传导系数以及实际工程需要,计算出所需保温材料厚度,在RTP生产过程中,将保温层也随之生产,而现有的如图片管道在真正使用时,不能很好的根据现场需要,进行选择,不能很好的进行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保温RTP管,解决了不能很好的适应安装需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RTP管,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套接有对称设置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管道套接的套接管。
优选的,所述管道包括最内侧的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内圈,所述第一内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增强层,所述第一增强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稳定层,所述稳定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增强层,所述第二增强层的外壁粘贴有第一保护圈,所述第一增强层内设置有第一增强带。
优选的,所述管道包括最内侧的坚固管,所述坚固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内圈,所述第二内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增强层,所述第三增强层的外壁粘贴有第二保护圈,所述第三增强层内设置有第二增强带。
优选的,所述管道包括最内侧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内圈,所述第三内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增强层,所述第四增强层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腐层,所述第四增强层内设置有第三增强带。
优选的,所述管道包括最内侧的多个第四内圈,所述第四内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圈定管,所述圈定管的外侧设置有填充管,所述填充管的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三保护圈,所述填充管内填充有高压液体。
优选的,所述管道包括最内侧的第五内圈,所述第五内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五增强层,所述第五增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圈,所述第五增强层内连接的第四增强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晨光复合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晨光复合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5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