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高效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30916.6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龙;罗旺兴;王强;付小平;黄明珠;郭五珍;刘艳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绿能环保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4;C02F1/44;C02F103/06;C02F101/3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蒸馏 废水 高效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区,其内设有若干隔板使得生化区分割为相互连通的流道,在各所述流道内设有推流装置使得所述生化区内的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保持环流,在所述生化区上设有用于投加微生物菌剂的投药装置,在所述生化区上设有进料装置,在所述生化区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超滤膜区,其内设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连接有出水管道以及设在所述出水管道上的抽吸泵;在所述生化区和所述超滤膜区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生化区和所述超滤膜区的过流装置。增加设备的可调节性和抗冲击性,保持高污泥浓度,并降低出水颗粒物浓度,使得出水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高效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及其浓缩液蒸发处理,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较常用的技术,尤其是应急处理项目。由于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和有机物含量较高,蒸发冷却过程中,常常存在冷却后的蒸馏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达标排放,将蒸馏废水通过生化处理和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使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的要求。
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与蒸发工艺相搭配的经常为离子交换工艺,通过离子交换将超标的氨根离子交换出来。但离子交换工艺处理后的出水,往往呈酸性,需要进行碱液回调才能满足排放的 pH要求。由于再生过程采用浓硫酸,且需要大量碱液回调pH,因此,导致运行成本升高,药剂使用过程存在安全风险。另外,再生后的硫酸铵浓液难以有效处理,若回调节池重新蒸发,又会导致氨氮累积。
采用“生化+MBR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及其浓缩液的蒸馏废水进行后处理,主要考虑到蒸发后冷凝水的污染物浓度较低,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若采用生化系统作为蒸发系统的预处理工艺,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水力停留时间为3~10天,占地面积大,效率较低。因此,将蒸发系统与后生化系统搭配,可以形成占地面积小,出水稳定达标的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工艺。
但是,由于蒸发系统出水的氨氮和COD波动较大,出水浓度较高,对于常规的生化系统,难以快速适应其波动。因此,需要针对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的水质特点,研究开发可调节性较强,抗冲击性能高,污泥浓度高的高效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性能高且污泥浓度高的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高效处理设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高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区,其内设有若干隔板使得生化区分割为相互连通的流道,在各所述流道内设有推流装置使得所述生化区内的垃圾渗滤液蒸馏废水保持环流,在所述生化区上设有用于投加微生物菌剂的投药装置,在所述生化区上设有进料装置,在所述生化区的底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超滤膜区,其内设有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连接有出水管道以及设在所述出水管道上的抽吸泵;
在所述生化区和所述超滤膜区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生化区和所述超滤膜区的过流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各所述隔板的两端与所述生化区的内侧面之间留有容蒸馏废水通过的空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推流装置为推流器、潜水泵和潜水搅拌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位于流道内的所述推流装置的推流方向与相邻流道内的所述推流装置的推流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超滤膜组件上设有用于清洗所述超滤膜组件的回流管,在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过流装置为闸门或管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超滤膜组件为中空结构,所述超滤膜组件设在所述超滤膜区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绿能环保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绿能环保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0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袋对中定位机构
- 下一篇:可调节高度的导轨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