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及远程办公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5161.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6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富尧;钟一民;杨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4 | 分类号: | G06F21/34;G06F21/45;G06K19/077;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张靖尧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户端 量子 计算 服务器端 远程 办公 系统 | ||
1.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卡部署于远程办公系统中的客户端,客户端通过对应的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与服务器进行抗量子计算通信;所述工卡包括:第一CPU、第一通信模块、第一密钥区和第一身份信息区;其中,
第一密钥区存储有:本客户端公钥、本客户端私钥、第一计算函数、第二计算函数;第一计算函数用于将客户端/服务器的ID映射为客户端/服务器的公钥,第二计算函数用于根据客户端和服务器中任意一方的公钥和另一方的私钥计算出通信双方的对称密钥;
第一身份信息区存储有:本客户端ID、远程办公系统中所有服务器的ID;
第一CPU分别与第一密钥区和第一身份信息区交互数据,同时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客户端交互数据;第一CPU用于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消息前,生成对称密钥对待发送明文进行加密,将加密信息、本客户端ID、目标服务器ID一并作为请求消息发送给服务器;第一CPU还用于在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回复消息时,生成对称密钥对回复消息内的加密内容进行解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还包括第一定位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用于对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进行位置检测,并向第一CPU反馈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的位置信息;而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区还存储有本客户端在远程办公系统中的身份信息和远程办公系统中所有服务器的身份信息;第一CPU还用于在客户端发送请求消息时,将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的位置信息与待发送明文一并通过对称密钥加密为加密信息,将加密信息、本客户端ID、目标服务器ID一并作为请求消息返回给客户端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还包括第一RAM,第一RAM用于存储客户端每次发起通信时的对称密钥。
4.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卡部署于远程办公系统中的服务器,服务器通过相应的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与客户端进行抗量子计算通信;所述工卡包括第二CPU、第二通信模块、第二密钥区和第二身份信息区;其中,
第二密钥区存储有:本服务器公钥、本服务器私钥、第一计算函数、第二计算函数;第一计算函数用于将客户端/服务器的ID映射为客户端/服务器的公钥,第二计算函数用于根据客户端和服务器中任意一方的公钥和另一方的私钥计算出通信双方的对称密钥;
第二身份信息区存储有:本服务器ID;
第二CPU分别与第二密钥区和第二身份信息区交互数据,同时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服务器交互数据;第二CPU用于在服务器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请求消息时生成对称密钥,对请求消息中的加密信息进行解密;第二CPU还用于在服务器向客户端回复消息时生成对称密钥,对回复内容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内容、客户端ID、本服务器ID一并做为回复信消息返回给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还包括第二定位模块,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对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进行位置检测,并向第二CPU反馈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的位置信息;而第二身份信息区还存储有本服务在远程办公系统中的身份信息和其他服务器在远程办公系统中的身份信息;第二CPU还用于将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的位置信息与回复内容一并通过对称密钥加密,将加密内容、客户端ID、本服务器ID一并作为回复消息返回给服务器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RAM,第二RAM用于存储远程服务器每次发起通信时的对称密钥。
7.远程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客户端抗量子计算工卡、服务器、如权利要求4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端抗量子计算工卡;所述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别通过相应的抗量子计算工卡实现抗量子计算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51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形夹持件、连接结构、及壳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