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患者术后使用的翻身枕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22836.6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章露霞;薛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凤婷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患者 术后 使用 翻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患者术后使用的翻身枕,枕体为三棱柱状结构,枕体的两受力侧面结构相同,所述枕体的底面设有防滑层,枕体的两端侧面设有手提带,贯穿枕体的两受力侧面设有孔洞,枕体的两受力侧面均设置有多根与枕体保持轴向平行的防滑凸条,且枕体的受力侧面为可擦拭面。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推广,通过在底部设置防滑层,从而使得翻身枕放置的更加牢固,不易造成滑动现象,孔洞的设置,有效保护了引流管,避免扭曲压扁,手提带的设置方便了枕头的携带和拿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患者术后使用的翻身枕,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翻身困难或者行动不能自理的病人,长期平躺会对背部、臀部等部位造成长时间压迫,影响血液循环,极易形成压疮,给病人带来危害。通常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使用翻身枕和翻身垫的同时,病人可以改变体位,转换躺姿,但是现有的翻身枕和翻身垫的位置无法固定,容易移位,无法对病人的体位进行有效固定,以及充分预防压疮的产生,使用舒适度低,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而且翻身枕一般用于自主活动差需要卧床较长时间的患者,也适用于骨科腰背部手术后需要翻身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手术后背部有伤口引流管,有时还不止一根引流管,在使用翻身枕时要注意引流管的摆放,不能打折受压扭曲,但是因为翻身枕的表面是平面,有时放置位置不好就会造成引流管打折受压。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因为其不能主动翻身,臀部、背部凸出部位造成压迫的时间过久,就会使血液不循环,易让患者形成压疮,给患者带来危险。另外翻身枕没有拿取的手提带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患者术后使用的翻身枕,枕体为三棱柱状结构,枕体的两受力侧面结构相同,所述枕体的底面设有防滑层,枕体的两端侧面设有手提带,贯穿枕体的两受力侧面设有孔洞,枕体的两受力侧面均设置有多根与枕体保持轴向平行的防滑凸条,且枕体的受力侧面为可擦拭面。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为圆柱形,设有四个,直径为3-5厘米,贯穿分布于受力侧面的上下及两侧四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孔洞中部设有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为厚度1-2毫米的硅胶防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手提带为套设有棉布的松紧带,一端固定于两个受力侧面的交界处,另一端固定于底面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枕体采用具有硬度的记忆棉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推广,通过在底部设置防滑层,从而使得翻身枕放置的更加牢固,不易造成滑动现象。
2、孔洞的设置,有效保护了引流管,避免扭曲压扁;
3、手提带的设置方便了枕头的携带和拿取;
4、防滑凸条使病人头部不易从枕头上滑动;
5、受力侧面为可擦拭面,便于每天使用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放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倒放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受力侧面,2-底面,3-防滑层,4-两端侧面,5-手提带,6-孔洞,7-防滑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总医院,未经核工业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2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肥料搅拌混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LPG气瓶内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