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端加强的削尖钢管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7237.5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8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项建强;吴涛;周兴政;石玉琪;李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5/48;E02D5/72;E02D5/52 |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为志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削尖 钢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管桩技术领域一种双端加强的削尖钢管桩,钢管桩主体结构由桩尖加强段、桩身段和桩顶加强段组成,桩尖加强段和桩身段之间通过变径焊接段连接,桩身段和桩顶加强段之间通过变径焊接段连接,结构简单合理易实施。桩顶加强便于适应更大的沉桩能量。桩尖削尖可以产生劈裂桩尖土石的效果,减少桩尖碎石拥堵的同时达到更深的沉桩深度。桩尖段强度的提升和复合结构有利于降低大能量情况下的卷边破坏率。尤其是对于钢管桩‑灌注桩结合的混合桩,该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灌注桩使用比,提高经济性和结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端加强的削尖钢管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对桩基基础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钢管桩桩尖截面积较大,沉桩过程中桩尖土体会被迫地拥堵密实,沉桩阻力大迅速增大,一般只能打入砂土层,当砂土中碎石较多或进入岩层时,往往施工极为困难。且在使用锤击工艺时易发生桩顶和桩底的卷边损坏。
以上种种致使钢管桩使用饱受制约,已较难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为了使能钢管桩能够承受更大的锤击能量,减少沉桩阻力,能够打入碎石砂层或强风化岩层并且不发生结构破坏。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双端加强的削尖钢管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端加强的削尖钢管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能使钢管桩能够承受更大的锤击能量,减少沉桩阻力,能够打入碎石砂层或强风化岩层并且不发生结构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端加强的削尖钢管桩,钢管桩主体结构由桩尖加强段、桩身段和桩顶加强段组成,所述桩尖加强段和桩身段之间通过变径焊接段连接,所述桩身段和桩顶加强段之间通过变径焊接段连接;
所述桩顶加强段壁厚与桩身段壁厚比为的5:4-4:3,所述桩尖加强段壁厚与桩身段壁厚比为的5:4-4:3。
优选的,所述变径焊接段采用对接坡口焊。
优选的,所述桩尖加强段端部内外两侧削尖,尖头斜边与水平线夹角α为15-45°。
优选的,所述桩尖加强段的强度是桩身段的强度的1.4-1.8倍。
优选的,所述桩尖加强段长度2-3m,所述桩尖加强段的削尖端的厚度L为10~20mm。
优选的,所述桩尖加强段为三层复合结构,三层复合结构为内向外为桩尖外壳、桩尖内芯和桩尖外壳,所述削尖端内外两侧的桩尖外壳相连。
优选的,所述桩尖外壳采用高碳钢,所述桩尖内芯采用低碳钢。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桩顶加强段在沉桩过程中可以使钢管桩承受更大的锤击能量;桩尖合理的尖头斜边与水平线夹角、外加“外刚内柔”的复合结构可以适应更坚硬的土层并保证劈土效果,减少沉桩过程的桩端阻力;桩尖的加厚和提升强度可以使桩尖承受更大的能量,适应更坚硬的土层,增强桩尖对沉桩反力的抵抗能力,并降低卷边风险;桩尖削尖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沉桩过程中桩尖碎石的拥堵,使沉桩深度得到提升;可有效减少钢管桩-灌注桩混合桩中灌注桩使用比,提高经济性和结构可靠性;整体结构仅在必要部位进行加强,造价可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桩整体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桩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7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