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润滑结构的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9244.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0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青云;汪斐;傅杰;张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F04C18/12;F04C29/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梅秀丽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结构 真空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带润滑结构的真空泵,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密封连接的泵体,电机包括侧盖和穿设在侧盖轴向中心的转轴,侧盖内密封固设有与转轴套接配合的静环,在侧盖内还设有与转轴套接配合且位于静环和侧盖之间的动环,静环和侧盖之间形成有润滑密封腔,静环位于该润滑密封腔内,在侧盖上端间隔设置有供润滑油进入的进油孔以及供润滑密封腔内气体排出的排气孔,在泵体上可拆卸固定有一润滑结构,润滑结构包括底部呈管状的输油部和上端可储存润滑油的注油部,当润滑结构固定在泵体上时,输油部底部与进油孔过盈插接配合,该带润滑结构的真空泵无需停止运作就能快速进行润滑油的添加且能够有效避免漏油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润滑结构的真空泵。
背景技术
罗茨泵是一种旋转式变容真空泵,它是由罗茨鼓风机演变而来的。罗茨泵的极限真空除取决于泵本身结构和制造精度外,还取决于前级泵的极限真空。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为: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罗茨泵在泵腔内,有二个“8”字形的转子相互垂直地安装在一对平行轴上,由传动比为1的一对齿轮带动作彼此反向的同步旋转运动,在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实现高转速运行。现有的罗茨真空泵一般包括电机和泵体,在电机的侧盖与电机转轴之间设有机械密封机构,该机械密封机构一般为一个动环和一个静环,动环和静环均套在电机转轴上,当罗茨泵工作时,动环必须要有润滑,不然磨损太大,或者是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添加润滑油。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在侧盖上钻孔,然后添加润滑油,由于静环和侧盖之间为密封的空腔,在添加润滑油时,由于空腔内存在空气,润滑油难以流入至空腔的底部,该方案的致命缺陷可导致机械密封机构的严重磨损和发生漏油现象,影响罗茨泵的正常使用和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在添加润滑油时难以将润滑油添加到静环与侧盖之间的空腔内,从而导致润滑油添加失败以及漏油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润滑结构的真空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带润滑结构的真空泵,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密封连接的泵体,电机包括侧盖和穿设在侧盖轴向中心的转轴,侧盖内密封固设有与转轴套接配合的静环,在侧盖内还设有与转轴套接配合且位于静环和侧盖之间的动环,静环和侧盖之间形成有润滑密封腔,静环位于该润滑密封腔内,在侧盖上端间隔设置有供润滑油进入的进油孔以及供润滑密封腔内气体排出的排气孔,在泵体上可拆卸固定有一润滑结构,润滑结构包括底部呈管状的输油部和上端可储存润滑油的注油部,当润滑结构固定在泵体上时,输油部底部与进油孔过盈插接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增设润滑结构,该润滑结构具备储存润滑油以及按需向润滑密封腔内注入润滑油的功能,润滑密封腔由于排气孔的设置,当操作者将作用力施加给注油部时,输油部向进油孔注入压力油,而润滑密封腔内的空气在气压作用下自排气孔排出,以上结构只需操作人员定时作用输油部向润滑密封腔内注入润滑油即可,只要润滑密封腔内含有润滑油就能够充分润滑静环与动环的配合处,该带润滑结构的真空泵无需停止运作就能快速进行润滑油的添加且能够有效避免润滑油添加失败导致的漏油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注油部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在充满润滑油时呈球状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呈弹性的球状设置的注油部便于操作人员挤压,注油部在挤压下形成的内压会促使内部的润滑油向输油部流动最终注入到润滑密封腔内。
作为优选,注油部由软塑料制成且呈可伸缩的褶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宁波爱发科真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9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