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的高强度电缆桥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4357.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正;杨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林久久电缆桥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强度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的高强度电缆桥架,包括电缆桥架主体,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上表面卡合有紧压盖,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上表面两端均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一体式成型有第二连接块;通过在滚动槽的内部设计滚珠,和在电缆桥架主体的两侧设计卡头与第一连接块的内部设计卡槽,避免加工生产后边缘处易产生毛刺,造成粗糙摩擦大,不易卡合连接,同时卡合后不易紧固使用,可以拉开卡头通过滚珠在滚动槽的内部滚动将紧压盖闭合在电缆桥架主体的上表面,闭合后通过紧压弹簧在第二凹槽的内部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将卡头的端部紧压在卡槽的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桥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的高强度电缆桥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建筑物内桥架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敷设在各种建(构)筑物和管廊支架上,应体现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配置灵活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全部零件均需进行镀锌处理,安装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桥架;现有的电缆桥架在加工生产后边缘处易产生毛刺,造成粗糙摩擦大,不易滑动卡合连接,同时卡合后不易紧固使用,在使用对内部电缆相隔时,对于较多或较少的电缆安装,不便于调节隔板的高度,造成安装不方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静电的高强度电缆桥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的高强度电缆桥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缆桥架在加工生产后边缘处易产生毛刺,造成粗糙摩擦大,不易滑动卡合连接,同时卡合后不易紧固使用,在使用对内部电缆相隔时,对于较多或较少的电缆安装,不便于调节隔板的高度,造成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的高强度电缆桥架,包括电缆桥架主体,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上表面卡合有紧压盖,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上表面两端均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一体式成型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一体式成型有卡头,所述卡头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连接处弹性连接有紧压弹簧,所述紧压盖的下表面两端均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所述紧压盖的下表面两侧与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上表面两侧通过所述滚珠与所述滚动槽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两端均焊接固定有支撑卡扣,所述电缆桥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一体式成型有卡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均旋合连接有第一螺栓,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隔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栓旋合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缆桥架主体通过所述卡板与所述支撑卡扣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矩形结构,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结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贯穿于所述隔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嵌入所述连接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头呈L型结构,且所述卡头的端部与所述卡槽的内部结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卡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嵌入所述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滚动槽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滚珠与所述滚动槽的内表面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林久久电缆桥架有限公司,未经石林久久电缆桥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4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永磁真空断路器金具
- 下一篇:液体加热装置的内置式多功能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