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2686.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5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贤;李春生;刘玉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2B1/20;H02G5/06;H01R4/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王永文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模块 插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固设于下壳体内的第一插接机构以及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内的第二插接机构;所述第一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一铜片,所述第一铜片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铜片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二铜片,所述第二铜片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内、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铜片的第二固定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第一铜片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固定座抵接,第二铜片通过第二限位件与第二固定座抵接,使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可夹紧母线系统主干上的铜条,保证插接接触间隙,提高配电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配电系统中的高效运送电流的配电系统,具有载流能力大、防护等级高、分配电能方便、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户内低压电力输送干线的工程项目中,母线槽系统输送电能的方式渐渐取代电线电缆输送电能的方式。
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作为母线槽系统的一个配套单元,在母线槽系统中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
传统的母线槽系统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槽系统主干之间的插接,一般是铜排与辊制铜条之间的插接,由于生产工艺以及加工精度等影响,造成铜条与铜排插接夹紧接触间隙无法保证;而高负载的情况会使接触区域出现温度升高现象,铜条发热易产生内应力,导致接触间隙过大造成接触不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取电运行。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第一铜片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固定座抵接,第二铜片通过第二限位件与第二固定座抵接,使第一铜片组和第二铜片组可夹紧母线系统主干上的铜条,保证插接接触间隙,提高配电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固设于下壳体内的第一插接机构以及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内的第二插接机构;所述第一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一铜片组,所述第一铜片组包括两个第一铜片,所述第一铜片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铜片组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二铜片组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铜片组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的后侧,所述第二铜片组包括两个第二铜片,所述第二铜片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铜片组位于下壳体的外侧。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一插接机构还包括若干第一汇流铜条和若干第一电缆连接件,所述第一汇流铜条固设于下壳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铜片组设置于第一汇流铜条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缆连接件设置于第一汇流铜条未设置第一铜片组的一侧。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一插接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固设于所述第一汇流铜条的上方。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若干第二汇流铜条和若干第二电缆连接件,所述第二汇流铜条固设于第二固定座内,所述第二铜片组设置于第二汇流铜条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缆连接件设置于第二汇流铜条未设置第二铜片组的一侧。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第二防护罩和若干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固设于第二固定座内,所述防护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汇流铜条之间,所述第二防护罩固设于防护板的顶部。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推拉把手、连接件和导向座,所述上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向座固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推拉把手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座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推拉把手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2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帘式微滤膜组件防结淤结构
- 下一篇:一种预浸料覆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