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2230.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谌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安昌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2/00;F24F13/3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聂颖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节能 通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包括通风设备机箱,通风设备机箱内部中间安装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底部连接有菱形块,菱形块内部开设有新风槽和污风槽,通风设备机箱内部设置有钣金隔板,钣金隔板另一端均和热交换器、菱形块的边角处固定,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左后角处形成进风腔,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左前角处形成出风腔,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右后角处形成排风腔,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右前角处形成新风腔,菱形块位于进风腔的一侧安装有和新风槽连通的圆管二,菱形块位于排风腔的一侧安装有和污风槽连通的圆管一,圆管一和圆管二上均安装有电动风阀,进风腔内部安装有过滤器,本实用新型具有换风速度快,绿色节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通风装置,通常指的是新风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再通过管道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
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系统单纯通过热交换器将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附带的温度进行交换,使得新风管输入到室内的新风温度和室内原有温度相近。在闷热天气,室外突然下雨,降温很快,室内反而闷热,想快速把外面冷空气换进来,而一般的通风装置换风速度比较慢,且是通过热交换器换风,能耗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具有通风效果好,速度快,能耗低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通风装置,包括通风设备机箱,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左端后侧安装有进风管,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左端前侧安装有出风管,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右端后侧安装有排风管,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右端前侧安装有新风管,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内部中间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底部连接有菱形块,所述菱形块内部开设有新风槽和污风槽,所述通风设备机箱侧面内壁的中间位置均向内延伸设置有钣金隔板,所述钣金隔板另一端均和所述热交换器、所述菱形块的边角处固定,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左后角处形成进风腔,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左前角处形成出风腔,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右后角处形成排风腔,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内部右前角处形成新风腔,所述菱形块位于所述进风腔的一侧安装有和所述新风槽连通的圆管二,所述菱形块位于所述排风腔的一侧安装有和所述污风槽连通的圆管一,所述圆管一和所述圆管二上均安装有电动风阀,所述进风腔内部安装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括有两个固定块,一个所述固定块焊接在所述通风设备机箱内壁上,一个所述固定块焊接在所述钣金隔板上,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安装有过滤板。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向一端均开设有若干个夹槽,所述过滤板包括外部的不锈钢边框,所述不锈钢边框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不锈钢边框和所述夹槽适配。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设置有多个,所述过滤网为无纺布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新风槽和所述污风槽相互封闭,所述新风槽一端贯穿至所述菱形块的外表面和且所述新风腔连通,所述污风槽一端贯穿至所述菱形块的外表面和且所述出风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风腔内部安装有风机二,所述风机二一端和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新风腔内部安装有风机一,所述风机一一端和所述新风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热交换器底部设置菱形块,在菱形块内部开设相互不连通的新风槽和污风槽,在室外温度较为适宜时,将热交换器关闭,将圆管一和圆管二上的电动风阀开启,使得圆管二和新风槽中的空气能够相互流通,使得圆管一和污风槽中的空气能相互流通,空气流通不需要经过热交换器,提高了空气交换的速度,同时降低了本装置的能耗,比较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安昌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安昌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2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科用缝合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