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稳定型两芯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3205.6 | 申请日: | 202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3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发;任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朝阳隆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38;H01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区兴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稳定 型两芯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型两芯电缆,旨在解决接线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易撕裂保护层导出缆芯,同时暴力撕裂易造成保护层对接端后续无法整齐对接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两根铰合的缆芯,两根所述缆芯的外侧包设有保护套,且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缆芯之间填充有绝缘填充物,所述保护套的两端部分别环切分离有分离套,所述分离套与所述主套之间套设有密封部件。本实用新型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导出缆芯并进行整齐对接,避免暴力撕裂线缆造成后续接线无法整齐密封对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型两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高压导电电缆作为电缆主流产品之一,主要用作输送电力,接线人员接线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电缆的接头端的外部撕裂开并引出内部缆芯,然后才能对接缆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电缆的外部整体包套不易撕裂断开,并且撕裂电缆外部包套的操作无法保证撕裂端裂缝整齐,容易导致后续接线对接过程无法整齐对接,进而导致接线端密封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型两芯电缆,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导出缆芯并进行整齐对接,避免暴力撕裂线缆造成后续接线无法整齐密封对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结构稳定型两芯电缆,包括两根绞合的缆芯,两根所述缆芯的外侧包设有保护套,且所述保护套与所述缆芯之间填充有绝缘填充物,所述保护套的两端部分别环切分离有分离套,所述分离套与所述保护套之间套设有用于接合所述分离套和所述保护套的密封接合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将保护套主体两端分别环切分离出分离套,通过密封接合部件密封对接分离套和保护套,在不需要拆解分离套时,分离套作为保护套端部的一部分使用,当需要导出分离套内部缆芯进行接线时,取下密封接合部件,从而将分离套剥离保护套,进而撕开绝缘填充物并导出缆芯,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导出缆芯并进行整齐对接,避免直接暴力撕裂保护套造成撕裂口无法整齐接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接合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分离套与所述保护套接合处的绝缘密封圈,所述绝缘密封圈的两端分别向绝缘密封圈圈心延伸有凸环,所述分离套和所述保护套的外周壁分别开设有供所述凸环插接的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密封圈及其两端的嵌入对应环槽的凸环一方面为保护套和分离套接合端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凸环插接环槽增多密封绝缘密封圈与分离套、保护套的接合面,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同时绝缘密封圈本身在分离套及保护套接合端提供必要的绝缘保护,提高连接分离套状态下保护套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绝缘密封圈的内壁位于两所述凸环之间设置有云母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母带具有良好的绝缘、阻燃、密封效果,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分离套和保护套对接端的绝缘性能,同时还为分离套及保护套接合端形成阻燃保护,减少分离套和保护套接合处漏电燃烧损坏及外部高温灼烧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绝缘密封圈的外圈套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拱形夹紧片,所述拱形夹紧片朝向所述绝缘密封圈的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绝缘密封圈嵌入的嵌槽,一对所述拱形夹紧片对接端设置有片脚,一对所述片脚通过螺栓拴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对拱形夹紧片相对夹持在绝缘密封圈上,同时绝缘密封圈嵌入嵌槽内部,进一步增强分离套和保护套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加强保护套及分离套对接稳定型,降低分离套松动脱离保护套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朝阳隆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朝阳隆华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3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理学分析用立体沙盘
- 下一篇:一种灌区明渠量水的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