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急救的双腔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9580.3 | 申请日: | 202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婷;唐华民;唐运宽;蓝艳杏;杨冬梅;覃海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急救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急救的双腔吸引管,包括转接座,转接座内部设置有双腔引流道,双腔引流道一端与第一连接口汇总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分别连通,第一连接口上设置有开关,开关用于控制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的开闭;第一吸引管,包括连接头和引流管,连接头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口可拆卸连接;第二吸引管,包括配接头、小号吸引管和套在小号吸引管外的大号吸引管,小号吸引管与大号吸引管共同连接配接头,小号吸引管和大号吸引管的管径均大于第一吸引管的管径,配接头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口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腔的吸引管,既能吸取体积大的口腔呕吐物,又能吸取气道的痰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能吸取体积大的口腔呕吐物又能吸取气道内的痰液的适用于急救的双腔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痰管是一种很常见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通过使用吸痰管吸取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吸痰管主要由吸引管和连接头构成,所述连接头连接在所述吸引管的前端,所述连接头中部构成有与所述连接头腔相同的负压控制口,并且在所述负压控制口上配有一塞盖,所述吸引管插入端端口附近侧壁设置有若干吸痰孔。使用时,打开所述塞盖后,将所述连接头与吸痰器上的连接管连接起来,所述吸引管插入病人的气道内,再把所述塞盖盖起来,形成负压,即可吸出痰液。
目前最大号的吸痰管是16F。但患者呕吐后,口腔呕吐物聚集在口腔,吸痰管的管径太小,根本无法吸出呕吐物,严重堵塞了呼吸道,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取代的物品是使用管径比所述吸痰管大的医用吸引头,直接与吸痰器上的连接管连接吸出痰液,但危急关头,还需要花时间去找物品,费时费力。
鉴于以上缺陷,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急救的能吸取口腔呕吐物和气道痰液的双腔吸引管。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急救的双腔吸引管,旨在通过不同腔的吸引管,既能吸取体积大的口腔呕吐物,又能吸取气道的痰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急救的双腔吸引管,包括:
转接座,所述转接座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转接座后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转接座内部设置有双腔引流道,所述双腔引流道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汇总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连接口和所述第三连接口的开闭;
第一吸引管,包括连接头和引流管,所述连接头连接在所述引流管的前端,所述连接头中部构成有与所述连接头腔相同的负压控制口,并且在所述负压控制口上配有一塞盖,所述引流管之插入端端口附近侧壁设有若干引流孔,所述连接头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可拆卸连接;
第二吸引管,包括配接头、小号吸引管和套在所述小号吸引管外的大号吸引管,所述小号吸引管与所述大号吸引管共同连接所述配接头,所述小号吸引管和所述大号吸引管的管径均大于所述第一吸引管的管径,所述小号吸引管及所述大号吸引管之插入端端口附近侧壁同样地设有若干引流孔,所述配接头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座呈Y字型结构或T字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为推动式开关,推向左边,所述第二连接口负压开放,所述第三连接口负压关闭;推向右边,所述第三连接口负压开放,所述第二连接口负压关闭。
进一步地,每一引流孔为圆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接头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具有一台阶面,所述小号吸引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腔引流道中每一引流道的直径不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未经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95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灶排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纯氢的钯催化消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