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5237.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雷成勇;代德志;黄玉珊;任怡;王雪颖;杨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冷洁;刘畅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 ||
1.一种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a)和插拔于底座(a)的电涌保护模块(b),所述的底座(a)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电连接端,所述的电连接端包括PE端,所述的底座(a)上还设置有M端,在M端与PE端之间电连接有M-PE浪涌保护模块(c),其余的电连接端中至少有一个与M端之间设置有电涌保护模块(b),所述的M-PE浪涌保护模块(c)插拔连接于底座(a)上的M端与PE端之间;或者,所述的M-PE浪涌保护模块(c)固定设置在底座(a)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a)的电连接端还包括N端和k个独立的L端,其中k≥1,k为整数,在N端与M端之间以及每个L端与M端之间分别插拔设置有电涌保护模块(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涌保护模块(b)包括间隙组件(1),所述的M-PE浪涌保护模块(c)包括间隙型保护组件(c1),所述的间隙组件(1)、间隙型保护组件(c1)包括石墨间隙组件、金属间隙组件、气体放电管组件其中的一种类型或至少两种的组合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组件(1)、间隙型保护组件(c1)都包括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依次串联的n个放电隙以及n-1条触发电路,所述n-1条触发电路的每一条触发电路的一端依次分别与n-1个的相邻放电隙之间的公共端连接,每一条触发电路的另一端均与第二端子连接,其中n≥2,n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端与PE端之间或N端与PE端之间的总放电隙数量为4~16,所述M-PE浪涌保护模块(c)的放电隙数量为1~8,N端与M端之间和/或L端与M端之间的电涌保护模块(b)的放电隙数量为3~8。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插拔在N端与M端之间的电涌保护模块(b)与插拔在M端与PE端之间的M-PE浪涌保护模块(c)组合为一个整体插拔模块(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插拔模块(d)包括由间隙组件(1)与间隙型保护组件(c1)串联构成的整体保护组件(d1),间隙组件(1)与间隙型保护组件(c1)的公共端用于与底座(a)上的M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插拔模块(d)包括分别与底座a上的N端、PE端、M端电连接的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第三电极(36),所述整体保护组件(d1)的一端通过脱扣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31)电连接,所述的整体保护组件(d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32)电连接,所述的整体保护组件(d1)的公共端与第三电极(36)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PE浪涌保护模块(c)放置在底座(a)内部并位于PE端所在侧,并且M-PE浪涌保护模块(c)不超出PE端所在侧的底座(a)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PE浪涌保护模块(c)设置有与间隙型保护组件(c1)连接的脱扣组件,还设置有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遥信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52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清洗装置的宣传栏
- 下一篇:一种菊花晾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