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2453.2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言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6;H01M2/3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包晓晨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锂离子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包括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和防护壳,所述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和防护壳之间固定连接有避震块,所述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正极耳,所述电解池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负极耳,所述极耳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PP层,所述PP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AI层,所述AI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尼龙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极耳外壁固定连接极耳胶,极耳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PP层,PP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AI层,AI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尼龙层,极耳采用多层结构,防止极耳导致的短路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合物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
背景技术
锂聚合物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与隔离纸等构成。目前所开发的锂聚合物电池中,高分子材料主要被应用于正极及电解质。正极的材料包括有导电性高分子、有机硫磺系化合物,或一般锂离子二次电池所采用的无机化合物。电解质则可以使用固态或胶态高分子电解质,或是有机电解液负极则通常采用铿金属或铿碳层间化合物。锂聚合物电池跟现在市面上的锂离子电池来比较的话,锂聚合物电池在形状、充放电、信赖性与环境问题等方面都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在形状方面,铿聚合物电池具有可薄形化、可任意面积化与可任意形状化等多项优点,因此可以配合产品需求,做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锂离子电芯采用单层结构进行封装,而且极耳的结构较为简单,结构强度较差,在使用时,如果正负极短路容易发生电池鼓包严重的可能会引起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包括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和防护壳,所述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和防护壳之间固定连接有避震块,所述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外壁密封连接有保护膜,所述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正极耳,所述电解池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负极耳,所述电解池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杆,所述隔离杆顶部安装有正极膜,所述正极膜顶部设置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顶部设置有负极膜,所述负极膜顶部设置有隔离膜,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极耳,所述极耳外壁固定连接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PP层,所述PP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AI层,所述AI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尼龙层。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膜外表面均匀涂抹有LiCoO2。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极膜的外表面均匀涂抹有石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的标称容量为500mAh,标称电压为3.7V。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膜铝塑膜。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顶部设置有正极充电接口和负极充电接口,所述正极充电接口设于负极充电接口左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极耳外壁固定连接极耳胶,极耳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PP层,PP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AI层,AI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尼龙层,极耳采用多层结构,防止极耳导致的短路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本体和防护壳之间固定连接避震块,防止由于震动导致的电池鼓包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合物锂离子充电电芯的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言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言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2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发光热电分离支架
- 下一篇:手持压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