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1372.2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8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玟琪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雅安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铁路 计算机网络 数据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设置在连接器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连接器左侧和右侧的前后端表面均横向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表面竖向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为多个,连接板位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两侧的连接器上,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和下方均盖置固定有橡胶套,橡胶套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片,且连接片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的两侧均设置带有连接柱的连接板,可以使两个橡胶套对称固定在连接板的两侧,可以将网线的接头套置在内部,对接头夹紧后不仅可以避免接头脱落,还能够避免其内部被淋水打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部门在不同地点设置的电子计算机、终端装置用通信设备(或数据通信网络)和相应的通信协议联起来所形成的铁路信息收集、存贮和处理的系统。其功能是实现全网络内资源(硬件、软件、数据和文件)共享,是实现铁路运营综合管理自动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铁路的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网线连接。
一些网线在延长连接时,需要使用延长用的连接器将网线连接,而铁路计算机的网线有部分会经过室外,网线的连接处与连接器之间容易发生脱落,而且受雨淋时还容易使雨水进入接头内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通过在连接器的两侧均设置带有连接柱的连接板,可以使两个橡胶套对称固定在连接板的两侧,可以将网线的接头套置在内部,对接头夹紧后不仅可以避免接头脱落,还能够避免其内部被淋水打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设置在连接器内部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连接器左侧和右侧的前后端表面均横向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表面竖向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为多个,连接板位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两侧的连接器上,所述连接板的上方和下方均盖置固定有橡胶套,橡胶套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片,且连接片的表面开设有插孔,插孔套设在连接柱的外圈,橡胶套内部两侧的前端均设置有抵块,且每个橡胶套内设置有两个抵块,且上方和下方的橡胶套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柱的末端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橡胶套的下方中部内侧设置有线槽,且线槽呈圆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抵块为橡胶制成,且抵块与橡胶套连接为整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数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通过在连接器的两侧均设置带有连接柱的连接板,可以使两个橡胶套对称固定在连接板的两侧,可以将网线的接头套置在内部,对接头夹紧后不仅可以避免接头脱落,还能够避免其内部被淋水打湿。
2.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通过使连接柱的末端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在连接片的插孔扣在连接柱的外圈时,凸块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在受力不大时橡胶套滑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铁路的计算机网络数据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玟琪,未经朱玟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1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