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肠道冲洗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60478.0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8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冉冉;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腔肠 冲洗 | ||
一种双腔肠道冲洗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有效的进行辅助排便,及反复置管增加患儿痛苦的问题;包括开口朝下的肠管,肠管内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与出液腔上端连通,肠管上侧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与外界连通的出液孔,进液腔下端经进液管拆卸连接有灌肠装置,出液腔下端经出液管连接有软管,软管下端设有负压囊,负压囊下端经导管拆卸连接有集液盒,出液管外侧滑动连接有呈倒L形的制动板,制动板下端设有开口朝下且U形的弹性板,出液管位于弹性板内且弹性板可挤压出液管;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外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腔肠道冲洗器。
背景技术
普外科中患有巨结肠的患儿一般表现为病变处肠段经常处于痉挛状态,部分管腔狭窄,粪便不能通过病变的狭窄肠段或粪便通过困难,粪便大量聚集在上段结肠内,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使肠道管壁扩张变得肥厚粗大,在利用灌肠液对此类患者灌肠清洗进行辅助排便时,灌肠液容易滞留在扩张段内,不易排出,不能有效的进行辅助排便,另外患者由于长期的便秘导致大便干结,极易堵塞灌肠管的管口,需要将灌肠管拔出冲洗疏通后重新置入患儿肠道内,但是反复插管容易损伤肠道,增加患儿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腔肠道冲洗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有效的进行辅助排便,及反复置管增加患儿痛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下的肠管,肠管内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与出液腔上端连通,肠管上侧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与外界连通的出液孔,进液腔下端经进液管拆卸连接有灌肠装置,出液腔下端经出液管连接有软管,软管下端设有负压囊,负压囊下端经导管拆卸连接有集液盒,出液管外侧滑动连接有呈倒L形的制动板,制动板下端设有开口朝下且U形的弹性板,出液管位于弹性板内且弹性板可挤压出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肠管下端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便于引流出患儿肠道内滞留的灌肠液,有助于增加对患儿辅助排便的效果,同时利用负压囊为出液管提供负压,通过负压引流出排泄物结块,避免重复插管增加患儿痛苦,通过集液盒与导管配合,便于处理引流出的灌肠液及排泄物,有助于医护人员使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开口朝下的肠管1,肠管1内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与出液腔上端连通,肠管1上侧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与外界连通的出液孔4,进液腔下端经进液管2拆卸连接有灌肠装置,出液腔下端经出液管3连接有软管5,软管5下端设有负压囊6,负压囊6下端经导管7拆卸连接有集液盒8,出液管3外侧滑动连接有呈倒L形的制动板9,制动板9下端设有开口朝下且U形的弹性板10,出液管3位于弹性板10内且弹性板10可挤压出液管3。
所述的灌肠装置包括灌肠袋11,灌肠袋11下端设有导液管12,导液管12右端与进液管2螺纹连接,导液管12外侧设有流速调节器13。
为了便于软管5和导管7的使用,所述的软管5内设有开口朝向负压囊6的第一单向阀14,导管7内设有开口远离负压囊6的第二单向阀15。
为了实现弹性板10可挤压闭合出液管3,所述的制动板9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块16,弹性板10前端面可与挡块16后端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0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