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终端用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58569.0 | 申请日: | 202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明;田树军;卓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萍 |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终端 绝缘 硅油 复合 老化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终端用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装置,包括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单元,以及与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单元连接的环境湿度调节器;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单元包括密封腔体、与密封腔体连接的储油罐、相对设置于密封腔体内针电极和板电极、与密封腔体连接的真空泵;环境湿度调节器包括三通石英管以及三通石英管连接微量水分进样器和干燥空气瓶。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局部放电作用下不同微水含量绝缘硅油的电‑湿复合老化实验,可用于掌握微水含量对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硅油老化实验技术领域,涉及借助于测定绝缘硅油的电-湿复合老化分解气体研究微水对硅油电-湿复合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终端用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充油终端(以下简称“油终端”)以硅油作为绝缘介质,具有制造工艺成熟、运行安全可靠、散热性能良好、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在高压电缆输电线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一些偶然因素,如杂质混入、铅封不良、水分入侵等,可能使油终端内出现局部电场集中,引发硅油老化,进而对设备乃至输电线路产生巨大威胁。在局部放电高能粒子撞击作用下,绝缘硅油易发生分解而生成SiO2、CO2、CO、H2,及CH4、C2H2等烃类气体。上述分解气体种类、浓度等参数与电-湿复合老化剧烈程度及油中微水含量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在实验室制备不同微水含量的绝缘硅油样本,进而研究微水对硅油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通过检测分解气体相关参数,并结合微水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即有望实现油终端绝缘状态评估。
申请号为CN201410341409.X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油纸绝缘电热联合老化实验设备,该实验设备主要包括密封腔体和位于密封腔体内的测试装置,其测试装置包括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和绝缘纸试样,其绝缘纸试样位于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之间,通过控制施加给绝缘纸试样的电压,用以控制油纸绝缘实验的电老化条件,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实验分析结果可靠性并简化实验操作。申请号为201811265114.3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油纸绝缘材料电-热联合老化测试试验方法及装置,该试验装置主要包括真空烘箱、针电极、板电极等,将用于测试的绝缘纸板干燥除水,再将处于真空环境下的绝缘纸板在变压器油中进行浸油制成油纸绝缘材料,然后将油纸绝缘材料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热老化,继后将热老化后的油纸绝缘材料放入局部放电试验装置中进行电老化。以上现有绝缘硅油老化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只能实现不同强度局部放电作用下干燥绝缘硅油的电老化实验,不能实现局部放电作用下不同微水含量绝缘硅油的电-湿复合老化实验,且不能对绝缘硅油的电-湿复合老化分解气体进行采集,进而无法掌握微水含量对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绝缘油电老化实验设备中存在的不能实现研究微水含量对硅油老化特性的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缆终端用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装置,通过调整老化分解腔内空气水含量,可精准调节绝缘硅油微水含量,进而对不同微水含量绝缘硅油进行电-湿复合老化实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终端用绝缘硅油电-湿复合老化实验装置,包括绝缘硅油老化单元,以及与绝缘硅油老化单元连接的环境湿度调节器;
所述绝缘硅油老化单元包括密封腔体、通过设有阀门一的管道与密封腔体连接的储油罐、相对设置于密封腔体内且与电-湿复合老化装置连接的针电极和板电极以及通过设置有阀门二和真空表的管道与密封腔体连接的真空泵;
所述环境湿度调节器包括微量水分进样器、干燥空气瓶以及通过设有阀门三的管道与微量水分进样器连接的三通石英管,所述三通石英管的左右管口分别通过设有阀门四和阀门五的管道与密封腔体和干燥空气瓶连接,密封腔体与阀门四之间还设有采样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8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