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近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4673.2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3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毛;赵铎;史红军;陈聚良;陈桂昌;赵红岩;张敏;巩建华;周丽莉;周鹏飞;张海岩;田孝均;张占伟;董玉奇;李玉鑫;何贯川;杨晓丹;杨东亮;杨小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56;B01D53/86;B01D53/96;B01D53/78;B01D53/83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46701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排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近零排放系统,该系统由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系统、炉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系统、SNCR脱硝系统、SCR脱硝系统和/或COA脱硝系统组成。其系统的特点在于:首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提效改造,提高锅炉带负荷能力和炉内脱硫效率,NOx原始排放浓度降低至100mg/Nm3以下。并在此基础上,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采用炉内脱硫系统+炉外脱硫系统的方式,实现最终SO2排放浓度小于5mg/Nm3。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采用SNCR脱硝系统+SCR脱硝系统和/或COA脱硝系统的方式,实现锅炉最终NOx排放浓度小于8mg/Nm3,实现近零排放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及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近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比大、污染物排放量低的洁净煤发电技术。由于燃烧时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因此其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一般低于400mg/Nm3,加之燃烧温度低,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一般也低于200mg/Nm3。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以最小的环保代价获得最优的环保效果,充分满足现行环保法规要求。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广泛采用的脱硫技术有炉内脱硫技术和炉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技术。炉内脱硫技术是锅炉燃用煤中所含的硫与氧化后形成的SO2通过与煤灰中的氧化钙或者是与添加的石灰石反应,从而可以在炉膛内直接脱硫。炉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技术是在炉外烟气脱硫装置内,CaO与SO2反应,从而脱除SO2。为实现近零排放标准,循环流化床锅炉如单独采用炉内脱硫技术脱硫,则脱硫剂消耗量极大,Ca/S极高,甚至达到8以上,且SO2排放容易波动,出现瞬时超标的问题。同时,由于脱硫剂的大量添加会导致锅炉效率降低1~3个百分点,灰渣量显著增加。如单独采用炉外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技术脱硫,则脱硫剂消耗量也较大,Ca/S也较高,甚至达到2.5以上,且SO2排放容也易波动,出现瞬时超标的问题。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广泛采用的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SelectiveCatalytic Reduction)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Reduction)。SCR法是指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脱硝剂(NH3或尿素)反应生成无毒无污染的N2和H2O。由于催化剂的存在,SCR法脱硝反应效率高,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催化剂反应温度有着严格的限制。SNCR法不需要使用催化剂,能够在850℃~1000℃范围内还原氮氧化物。在此温度范围内,脱硝剂(NH3或尿素)会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N2和H2O。SNCR法系统简单,不需要催化剂,但对反应温度也有着严格的限制。为实现近零排放标准,循环流化床锅炉如单独采用SNCR脱硝技术脱硝,则脱硝剂消耗量极大,氨氮比极高,甚至达到4以上,且NOx排放容易波动,出现瞬时超标的问题。同时,由于脱硝剂的大量添加会导致氨逃逸率大,对设备和环境造成明显破坏。如单独采用SCR脱硝技术脱硝,则存在尾部烟道空间受限,布置不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近零排放系统。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4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芯片快速拆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车道模架基础预留通道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