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0772.3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6;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乔丽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体 气化 炉二燃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包括用于燃烧分解气化气的炉体,炉体具有中空内腔,炉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耐火层、保温层和外壳;炉体上开设有供气化气进入炉体内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于中空内腔,炉体上设置有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空内腔中在靠近第一通道处设置有旋流器,旋流器上开设有多个供空气进入中空内腔的第一进气口,每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连接有一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开设于炉体上,每第一气进口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排出空气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位于旋流器内。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固体废弃物的气化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均匀,能够更充分的进行燃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固体废弃物常用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固化填埋法、焚烧法及高温熔融技术等方法。固化填埋法是最简单和普遍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重大的环境风险和土地资源占用问题,目前已逐步被其他方法所取代。焚烧法是危险废物处理领域中较为主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减量化的作用,但是处理后的残留物如飞灰等依然为危险废物,后期仍然需要固化填埋处理,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环境及占用土地资源的问题。等离子体高温熔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行之有效且适用于大部分危险废物处理的方法,能够做到轻排放和少填埋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会采用一燃室加二燃室来使固体废弃物充分燃烧,但现有的二燃室内存在气化气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燃烧不充分的情况。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使气化气与空气均匀混合的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气化气与空气均匀混合的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包括用于燃烧分解气化气的炉体,炉体具有中空内腔,炉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耐火层、保温层和外壳;炉体上开设有供气化气进入炉体内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连通于中空内腔,炉体上设置有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空内腔中在靠近第一通道处设置有旋流器,旋流器上开设有多个供空气进入中空内腔的第一进气口,每第一进气口的一端连接有一进气通道,进气通道开设于炉体上,每第一气进口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排出空气的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位于旋流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在靠近第一通道处设置有旋流器,气化气通过第一通道后由旋流器中间通过,旋流器连接于进气通道,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到旋流器,而后气化气和空气在经过旋流器后旋流混合,旋流器使得气化气与空气的混合更均匀,能够更充分的进行燃烧。在旋流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口,空气由进气通道到达旋流器,并由第一进气口进入到旋流器内,然后出气通道排出空气,由出气通道出来的空气与从第一通道出来的气化气均匀混合。设置有多个进气孔和多个出气通道,空气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到旋流器内,空气能从各个方向与气化气进行混合,使得空气与气化气的混合更均匀。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体气化炉二燃室结构,结构简单,固体废弃物的气化气与空气通过旋流器的结构混合得更均匀,能够更充分的进行燃烧,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果更好。
较佳地,多个进气通道均连通于一环形管道,每进气通道均设置有用于进气的第二进气口,多个第二进气口均位于环形管道内,环形管道绕设于外壳上。设置有环形管道,进气通道上的第二进气口均位于环形管道内,可以减少炉体内的热量损耗,而且只需对环形管道的进口处进行鼓风即可,操作更方便。
较佳地,环形管道上开置有用于进气的第三进气口。多个第二进气口集中在环形管道内,环形管道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可以用于进气的第三进气口,以使空气进入环形管道内并由多个第二进气口进入到炉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中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0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开炼机传动皮带张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形食品插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