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菌斑智能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0741.8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羽;张心一;刘晓彤;高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9/04 | 分类号: | A61C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菌斑 智能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牙菌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牙菌斑智能检测仪,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上端的检测件,所述手柄的外侧面上设有功能,所述检测件包括摄像头、内伸杆和连接座,所述摄像头和内伸杆的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激光发射模块及图像采集模块对口腔内图像信息与牙菌斑分布范围、局部浓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蓝牙模块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手机app端进行图像拼接及图像增强、锐化等处理,进而实现内窥镜功能及用户牙齿三位建模和牙菌斑显示功能,让用户及时了解自己刷牙时刷不到位的地方并及时纠正,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改善用户检测牙菌斑的体验以及更高效、快捷、无创的检测牙菌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牙菌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牙菌斑智能检测仪。
背景技术
菌斑是牙周炎和龋齿发生的始动因子,而去除牙菌斑的最佳方法是有效刷牙,若刷牙时牙菌斑不能得到有效清除高浓度的细菌毒性产物便会导致龋病发生,进而演变为牙髓病、根尖周病等严重损害口腔及全身健康的疾病。
目前市面上大多在利用直观的菌斑染色剂配合口腔卫生宣教方式,帮助牙医和患者了解牙齿表面被细菌腐蚀的程度。从而使患者加强菌斑控制意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口腔清洁,减少牙菌斑在口腔中堆积存留的几率。但是菌斑染色剂作为一种化学药品既含有一定的染色成分,同时含有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成年人在使用时都需要谨慎操作,谨放液体溅出可能污染衣物、皮肤的同时更是会污染口腔的其他部位并谨防吞服。而作为5-12周岁的小孩使用时,自控力较差,难免有意外的发生。同时好的试剂价格昂贵,一瓶需要百元以上,使用次数有限,使用者体验感差。
为改善用户检测牙菌斑的体验以及更高效、快捷、无创的检测牙菌斑,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牙菌斑智能检测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菌斑智能检测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牙菌斑智能检测仪,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上端的检测件,所述手柄的外侧面上设有功能,所述检测件包括摄像头、内伸杆和连接座,所述摄像头和内伸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内伸杆的下端和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杆和手柄连接,功能区上设有图片大小调节按钮、拍照开关按钮和指示灯组;所述手柄内部还设有MCU、图像采集模块、激光发射模块、蓝牙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口腔内的图片信息进行采集;激光发射模块用于对口腔内的牙菌斑分布范围、局部浓度进行采集;蓝牙模块用于和用户手机端app连接,并将采集到信息数据传递给手机;电源模块用于给装置提供电源;MCU用于连接各部件且控制各部件的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手柄的下端面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手柄的下端面位于充电接口的外侧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和手柄的下端面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辅助口腔镜,所述辅助口腔镜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和手柄的上端路螺纹连接,用于人工肉眼观察口腔内的情况,便于准确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指示灯组包括信号指示灯、工作指示灯和充电指示灯,便于清楚方便的观察装置本体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手柄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便于使用者拿握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MCU分别电连接图像采集模块、激光发射模块、蓝牙模块、电源模块、摄像头、拍照开关按钮和图片大小调节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0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