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学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7970.4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辅;杜君梅;李日新;张红漫;张海龙;王磊;孙超;徐青青;马星驰;吴友铿;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武汉绿林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7 | 分类号: | G01N27/07;G01N2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季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学 层析 成像 两相 测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学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通过在电学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中设置参考点测量装置,实时测量两相流媒质中稀相液体媒质的特征值,为电阻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判断ERT传感器测量段内处于敏感场中物体的电导率分布,实时抵消参考点测量媒质的稀相液体电导率特征,得出两相媒质的分布状况,各相体积占比;为电容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判断ECT传感器测量段内处于敏感场中物体的电容分布,实时抵消参考点测量媒质的稀相液体电容特征,得出两相媒质的分布状况,各相体积占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层析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学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及工程中,利用水力通过管道输送固体物质、油类物质的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输送过程需要实时测量两相流体中各相体积占比、反应各相在测量横截面的分布情况,指导输送及施工操作,改善输送工艺,提升输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及工程应用中,近年来电学层析成像(简称ET)两相流测量技术以其无辐射、测量面积与管道横截面面积占比大,可实现各相体积占比测量外,亦可提供横截面上两相流分布信息而得到很大发展。目前,电学层析成像(简称ET)两相流测量技术均是利用电学层析成像技术分析测量两相流体各相分布与占比,涉及传感器技术、信号发生与采集处理、图像重建算法,并且都是针对两相流媒质中的液体电导率不随环境条件发生实时变化的工况条件,当液体电导率随环境条件发生实时变化时,则无法实现其功能。例如测量海水电导率时,由于海水的特征实时变化,传统的电学层析成像技术无法准确测量海水媒质特征。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学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可以减少、消除因为液体媒质特征实时变化对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学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可以减少、消除因为液体媒质特征实时变化对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
一种电学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其包括电阻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和电容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还包括参考点测量装置;
电阻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包括ERT传感器、第一信号发生装置和第一数据采集处理装置;
电容层析成像两相流测量系统包括ECT传感器、第二信号发生装置和第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
参考点测量装置包括ER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和EC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所述ER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与ERT传感器置于同一两相流体输送管道体系;EC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与ECT传感器置于同一两相流体输送管道体系;
ER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和ERT传感器分别与第一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与ERT传感器电性连接;
EC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和ECT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二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与ECT传感器电性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ER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与ERT传感器置于同一两相流体主输送管道或者支管道体系中。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EC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与ECT传感器置于同一两相流体主输送管道或者支管道体系中。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两相流为水力输送固体物质的两相流体或者水力输送油类物质的两相流体。
进一步优选的,ERT传感器包括若干个等间隔排布在输送管道内壁的第一电极阵列;
ERT参考点测量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阵列中的一对位于稀相液体区域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武汉绿林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武汉绿林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7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腕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反光板结构的摩托车前挡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