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9811.3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2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蒋春梅;洪建忠;成永博;张建全;赵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G19/14 | 分类号: | G01G19/14;G01G2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田高洁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机 静态 称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包括转臂和转臂支撑,所述的转臂中部套设在转臂支撑内,所述的转臂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上顶块,所述的安装槽下方的转臂支撑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静态称重装置,所述静态称重装置的顶部抵在上顶块的底部,并支撑转臂使其底部不与转臂支撑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配置在支撑点的四支称重传感器,精确测量转臂的重量,通过计算得出转臂的质心位置,最终通过重量配比或者配平机构令左右两侧数据完全相等,实现转臂在静态下的精确配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所有的旋转机械都应该尽量平衡,不平衡力使得离心机运转过程中产生动载荷进而引起设备振动,导致系统运转平稳性和精度降低、运动噪声增大、运动部件加速磨损、转子无法正常运转、寿命缩短甚至主机倾覆等,影响整个离心机运行安全。
目前,国内大多数离心机配平都采用“理论配平”或“试运行配平”的方法。“理论配平”以力矩平衡为原理,或在配重侧吊篮里放置一定质量的配重块,或配平机构,来实现转臂配平。但由于有人的因素,容易由于失误造成配平失败。“试运行配平”比“理论配平”要更进一步,具备“试运行配平”能力的离心机在转臂与转臂支承之间配备了测力组件,能在离心机运转时进行实时监测。故在“理论配平”后、正式试验前,可以通过低转速的试运行,来检测“理论配平”的效果。当发现“理论配平”失败后,只能停机再次配平后再试运行。反复几次后,即可保证转臂配平。
传统技术的缺点是:“理论配平”由于存在计算失误的可能性,容易造成配平失败。
“试运行配平”则需要在进行试验前,反复试运行几次才能将转臂配平,效率较低。
导致上述缺点的原因是:测力组件仅能在运转时对不平衡力进行监测,而无法进行静态称重进而进行静态配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针对传统“理论配平”或“试运行配平”方法不能实现离心机转臂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状态的测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实现离心机的静态平衡状态的测量以指导离心机静态配平,从而提高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离心机转臂静态称重装置,包括转臂和转臂支撑,所述的转臂中部套设在转臂支撑内,所述的转臂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上顶块,所述的安装槽下方的转臂支撑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置有静态称重装置,所述静态称重装置的顶部抵在上顶块的底部,并支撑转臂使其底部不与转臂支撑接触。
具体的,所述的静态称重装置包括承力螺杆,所述承力螺杆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且其一端穿过安装孔延伸出转臂支撑的底部,所述承力螺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承力螺母,所述承力螺杆中空设置,其内部滑动设置有一托盘,所述托盘与上顶块之间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托盘的底部与承力螺母之间设置有推力球轴承。
具体的,所述的托盘的顶部设置有下顶块,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底部放置在下顶块上。
具体的,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档杆,所述的下顶块的顶部竖直设置有一止转销钉,用于与档杆配合限制称重传感器的转动。
具体的,所述上顶块的底部和下顶块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槽,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置于上顶块和下顶块的支撑槽内。
具体的,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为球面结构。
具体的,所述的承力螺杆的上端外部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的安装孔为沉孔,所述的承力螺杆上的连接法兰置于沉孔内并通过螺栓与转臂支撑连接。
具体的,所述静态称重装置关于转臂支撑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9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