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足底创伤的辅助治疗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9662.0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萍;唐金萍;张梦晴;王丽华;郭松珏;王珒;余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足底 创伤 辅助 治疗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足底创伤的辅助治疗器具,涉及到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上盖、卡扣和卡槽,底座的上侧设有上盖,上盖与底座通过卡扣和卡槽可拆卸连接,还包括第一弹性块、第二弹性块、吸盘、进水管和出水管,底座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设有若干第一弹性块,若干第一弹性块排列呈网状结构,且若干第一弹性块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盖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设有若干第二弹性块,若干第二弹性块排列呈网状机构,且若干第二弹性块之间可拆卸连接,吸盘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吸盘用于覆盖在创面上。能够实现对吸盘的固定、实现对创面的保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足底创伤的辅助治疗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足底疾病的手术治疗后多以纱布、绑带包扎为主,这种方式并不能减缓行走时足底病灶所受的挤压、摩擦。而挤压、摩擦往往是足部出血、皮肤张力过大皮瓣坏死、等大多数足底疾病术后并发症的根源。这是纱布、绑带包扎方法的局限性。
足底受伤或者术后需要对足底创面进行清洗、敷药等治疗,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将脚踝护具套在人体的脚部,然后再将吸盘插入到脚踝护具内对伤口进行清理,然而足底创面的位置是不确定的,会导致吸盘固定比较困难,同时,脚踝护具容易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足底创伤的辅助治疗器具,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足底创伤的辅助治疗器具,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所述上盖,还包括尼龙搭扣、第一弹性块、吸盘、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所述尼龙搭扣连接,所述底座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设有若干所述第一弹性块,若干所述第一弹性块排列呈网状结构,且若干第一弹性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吸盘上设有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所述吸盘用于覆盖在创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弹性复合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弹性复合材料为棉、聚酯纤维、腈纶或橡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性块为硅胶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的外表面为拉毛布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的内表面为全棉汗布或全棉布。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底座上设置第一弹性块,使用时直接将与创面对应的第一弹性块扣掉并插入吸盘即可,能够实现对吸盘的固定,而第一弹性块采用硅胶材料,能实现对创面的保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足底创伤的辅助治疗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上盖;3、第一弹性块;4、吸盘;5、进水管;6、出水管;7、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9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通信网络智能设备
- 下一篇:一种急诊护理用多功能急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