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合成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7336.6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柴文玉;张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科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合成用反应釜,包括一个混合釜,所述混合釜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根转杆,所述转杆下端贯穿混合釜上端侧壁并延伸至内侧,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气管、U形管、出气管、进气管、气泵和第一阀门相互配合,可以将要混合的气体从不同位置输入到液体中,增加液体和气体混合的范围,同时通过气泵将混合釜上端气体不断抽取到下端,让气液混合均匀,通过驱动电机、轴承、转杆和倾斜杆的相互配合使用,对液体进行搅拌,增加气体和液体的混合效率,通过降压管、滑槽、滑块和活动塞可以在混合釜气压过大时气压顶起活动室进行降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合成用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
现在的反应釜在混合气液过程中由于气体较轻往往在和液体反应过程中会往上升起,而且现在的气液混合反应釜都是从单一位置注入气体,这样反应不充分,不能很好的进行气液混合,降低混合的效率,同时会造成浪费,增加混合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合成用反应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合成用反应釜,包括一个混合釜,所述混合釜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根转杆,所述转杆下端贯穿混合釜上端侧壁并延伸至内侧,所述混合釜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两根呈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相向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轴承,位于所述混合釜内部的转杆下端转动连接在轴承上,所述转杆杆壁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呈对称设置的倾斜杆,且若干所述倾斜杆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混合釜下端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端贯穿混合釜下端侧壁并延伸至内侧,所述混合釜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降压管,所述降压管靠近上端位置的相对一侧开设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向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活动塞,所述活动塞活动插设在降压管内,所述混合釜远离降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下端贯穿混合釜的上端侧壁并延伸至内侧,所述混合釜两侧靠近中部的外侧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气泵,两个所述气泵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气管,两根所述进气管远离气泵的一侧均贯穿混合釜的侧壁并延伸至内侧,两个所述气泵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气管,两根所述出气管远离气泵的一侧均贯穿混合釜的侧壁并延伸至内侧,两根所述进气管和两根所述出气管相对一侧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一根U形管,两根所述U形管均贯穿两个出气管和两根进气管管壁并延伸至内侧,两根所述U形管远离混合釜的一侧中心处管壁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输气管,两根所述输气管一侧均贯穿两根U形管中心处管壁并延伸至内侧,且两根输气管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釜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呈对称设置的支撑座,且四个所述支撑座上均包裹有一个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釜下端上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两块呈对称设置的引流板,两块所述引流板相向一侧和出料管上端相抵,且两根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两块引流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管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釜和转杆连接处固定安装有两块密封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管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密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科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科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73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零件自动检测找正装置
- 下一篇:电动车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