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化床排管冷却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4023.5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韩颖晓;李少雄;胡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铝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4 | 分类号: | F23C10/24;F25B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冷却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化床排管冷却管,包括排渣管主体,所述排渣管主体的外周面设有螺旋状的散热翅片,所述排渣管主体的外周面沿着散热翅片外侧面呈螺旋缠绕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液管一,所述排液管一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有循环液箱,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液管二,所述进液管二的端部连接有位于循环液箱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处的循环泵,该流化床排管冷却管通过冷却管、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翅片便于对排渣管主体持续降温,降温效果较好,通过耐高温层和导热层便于保护排渣管主体主体以及促进排渣管主体的散热降温,通过循环液箱、排液管一、进液管二和循环泵便于循环利用冷却液,节省了生产成本,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排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化床排管冷却管。
背景技术
排渣管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口至冷渣器间的连接管道,使用材料为耐高温合金钢管,外部无保温,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渣温度一般在900℃,由于渣温较高,排渣管等外壁温度大于50℃,造成热量损失,严重时会导致热变形撕裂焊缝,造成喷火、喷渣泄露故障,影响人员安全及锅炉运行,在机组运行时,排渣管上设计的电动门由于承受较强的高温辐射,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频繁,影响电动门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流化床排管冷却管,便于促进排渣管的持续降温,降温效果较好,便于防止排渣管主体因温度过高损坏,实用性较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排渣管主体,所述排渣管主体的外周面设有螺旋状的散热翅片,所述排渣管主体的外周面沿着散热翅片外侧面呈螺旋缠绕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液管一,所述排液管一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有循环液箱,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进液管二,所述进液管二的端部连接有位于循环液箱侧面靠近底部位置处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液箱上设有温度表,所述循环液箱前端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排液管二,所述循环液箱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进液管一,所述循环液箱的底部设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朝向排渣管主体的一端面设有与散热翅片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液箱的前端面设有观察窗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一和排液管二上均设有控制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渣管主体的内壁设有耐高温层,所述排渣管主体的外表面设有导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却管、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翅片便于对排渣管主体持续降温,降温效果较好,通过耐高温层和导热层便于保护排渣管主体主体以及促进排渣管主体的散热降温,通过循环液箱、排液管一、进液管二和循环泵便于循环利用冷却液,节省了生产成本,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制冷片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翅片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渣管主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排渣管主体1、冷却管2、排液管一3、进液管一4、控制阀5、排液管二6、循环泵7、温度表8、观察窗口9、进液管二10、连接法兰11、半导体制冷片12、散热翅片13、导热层14、耐高温层15、循环液箱1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铝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铝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4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的气门和配气结构
- 下一篇:旋流式聚能大锅灶炉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