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盐废水电汽能蒸发零排放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1637.8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7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娴;吴华;冯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恩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易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黄芷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盐废 水电 蒸发 排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盐废水电汽能蒸发零排放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高盐废水的pH值调节的酸碱调节罐,与酸碱调节罐连接的并用于降低高盐废水的硬度的电气石陶粒过滤装置,与电气石陶粒过滤装置连接的并用于将高盐废水蒸发浓缩的喷雾结晶反应器。本系统利用纳米电气石陶粒产生的静电场促使水分子发生分解生成的OH‑离子与高盐废水中的Ca2+反应生Ca(OH)2,并利用Ca(OH)2使高盐废水中的钙、镁离子沉淀下来,从而降低高盐废水的硬度;不仅简化了高盐废水的工艺流程,还降低后期高盐废水处理的工艺难度,同时还避免后期的蒸发浓缩设备由于结垢造成的传热系数低、化学清洗频繁的问题,提高了该系统的效率和延长了蒸发浓缩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盐废水电汽能蒸发零排放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紧缺正在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工业用水量激增。同时,产生废水量也迅速增大,给当前的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工业废水如直接排放,将对周围土壤、水体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废水经处理合格达标后,如不回收利用,则造成水资源浪费,加剧水资源短缺。对于高盐废水,由于缺乏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目前主要采取将高盐废水稀释后外排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不能真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而且造成了淡水的浪费,特别是含盐废水的排放,势必造成淡水水资源矿化和土壤碱化。
由于高盐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化学性质差异大、结垢倾向严重、处理难度大等特点,若未经处理的高盐废水直接进入蒸发结晶系统会导致易结垢的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等物质结垢沉积在蒸发结晶系统中的加热管和蒸发室内壁上,造成加热管传热系数降低,装置化学清洗频繁,严重时还会造成加热管堵塞。同时,蒸发过程属于相变过程,蒸发量越大,整个系统的能耗、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也越高。因此,在进入蒸发结晶系统前,去除高盐废水中的相关杂质、对其进行软化除硬度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上述问题,申请号:CN201410612366.4,专利名称为“一种高盐废水的零排放方法”的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盐零排放的方法,该方法在高盐废水进入蒸发结晶之前用树脂吸附的方式将除浊后的高盐废水的硬度除去。但是该方法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采用树脂吸附后,若要将吸附饱和的树脂进行再生,首先需要用其它的物质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洗脱再生,并且树脂再生的频率高,从而加大了整个工艺的成本。
(2)由于需要用额外的物质对树脂进行脱洗再生,为了资源的最大利益化和环境的保护,势必需要对用于树脂脱洗的物质进行回收并利用,将导致该方法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增加该方法产业化难度系数,从而增加该方法的产业化的成本。
(3)该方法无法对高盐废水中的一些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
此外,针对高盐废水除硬的问题,还有申请号:CN201910935391.9,专利名称为“一种煤焦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工艺”提供了一种高盐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往高盐废水中加入Na2CO3使钙镁离子沉淀下来,从而降低高盐废水的硬度。但是,通过加入Na2CO3使钙镁离子沉淀,尽管降低了高盐废水中的硬度,但是在除硬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一个专用的沉底池外,还需要一个用于将钙镁离子沉淀过滤的过滤池,使得整个工艺复杂化,如此不仅降低了该工艺对高盐废水处理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整个工艺的成本造价。
基于上述所有的问题,一种高效、工艺简单、低成本的高盐废水处理方法称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低成本的高盐废水电汽能蒸发零排放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恩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易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恩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易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1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站信息提供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科上药护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