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压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8237.1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强;许国林;汪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志强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18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马巍 |
地址: | 13200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 ||
一种无压锅炉,具炉体内设有储水空间,该储水空间内装有受热体,所述的受热体从内至外由依次套接的燃烧筒、第一套筒、折火筒、第二套筒、烟火筒构成;相邻各筒之间设有通道间隙;其中燃烧筒的前筒口设在炉体的外壁上,燃烧筒的后筒口与第一套筒的后筒口密封固连,第一套筒的前筒口与烟火筒的前筒口密封固连,烟火筒的后筒口与第二套筒的后筒口密封固连,第二套筒的前筒口与折火筒的前筒口密封固连,折火筒的后筒口为盲端,所述的烟火筒上设有排烟口;通过上述结构组成了紧密套接的环形烟火通道和环形水套,充分利用了炉内空间,其制造和加工成本较低,热交换面积大,热效率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锅炉,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无压锅炉。
背景技术
热水锅炉工作效率的高低,多取决于锅炉内的设计结构,要提高锅炉的工作效率,通常的技术手段是增加烟火与水之间的热交换面积,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锅炉都采用列管作为热交换部件,燃烧室内的高温烟气进入列管后,列管再将热能传递给锅炉的水,完成热交换,在使用同等材质列管的前提条件下,想要提高列管式锅炉的热效率,就要增加列管的换热面积,具体的说就是要增加列管的数量或其长度,但列管的长度是受锅炉的体积所限的,可行的方案还是要增加列管的数量,然而,随着列管数量的增多,锅炉列管的焊接加工的数量和组装的成本也随之大幅递增,这些都限制了列管式锅炉的推广,所以市场亟需一种热效率高,成本低的热水锅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压锅炉,该锅炉热交换面积大,热效率高,加工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压锅炉,具有炉体,炉体内设有储水空间,该储水空间内装有受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热体从内至外由依次套接的燃烧筒、第一套筒、折火筒、第二套筒、烟火筒构成;相邻各筒之间设有通道间隙;其中燃烧筒的前筒口设在炉体的外壁上,燃烧筒的后筒口通过第一环片与第一套筒的后筒口密封固连,第一套筒的前筒口通过第二环片与烟火筒的前筒口密封固连,烟火筒的后筒口通过第三环片与第二套筒的后筒口密封固连,第二套筒的前筒口通过第四环片与折火筒的前筒口密封固连,折火筒的后筒口为盲端,该盲端与所述的第一环片之间设有第一过烟通道,所述第二环片与第四环片之间设有第二过烟通道,所述的烟火筒上设有排烟口。
所述烟火筒的外壁上设有集烟室,集烟室的顶部设有出烟管,所述烟火筒后端的外壁上还设有与集烟室相连通的环形烟道,所述的排烟口位于环形烟道内,排烟口的数量是多个,各排烟口沿烟火筒环形均布。
所述的燃烧筒其前端的筒口直径大于其后端的筒口直径。
所述的折火筒其后端的筒口直径大于其前端的筒口直径。
所述的烟火筒其前端的筒口直径大于其后端的筒口直径。
所述的盲端是内凹的锥形盲端。
所述的第一过烟通道内固装有若干根换热扰流管,换热扰流管的两端管口与折火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通道间隙相连通。
换热扰流管的数量是五根,五根换热扰流管按前三后二双排间隔布置,前排居中的换热扰流管与燃烧筒的中心位置相对,后排两根换热扰流管与前排换热扰流管中的两个空隙一一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是:第一套筒与燃烧筒之间的通道间隙构成前端与储水空间连通的环绕燃烧筒的水套层;第二套筒与折火筒之间的通道间隙构成后端与储水空间连通的环绕折火筒的水套层;各环片的连接结构在受热体中形成了环绕上述两个水套层的折返式烟火通道;通过该结构组成的环形烟火通道和环形水套紧密相接,充分利用了炉内空间,相比列管式锅炉,本申请的一种无压锅炉其制造和加工成本较低,热交换面积大,热效率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由于受热体的上部温度较高,因此,本申请中的集烟室既能增加烟火折返路径,又能提高受热体的换热面积,可有效减低尾烟余温,进一步提高锅炉的换热效率,同时该集烟室还能作为烟气膨胀室使锅炉尾烟排放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志强,未经于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8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管道安装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