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6437.3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5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林;张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孙力文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灌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包括注料筒,所述注料筒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且注料筒的另一端设有电机外壳,并且注料筒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连接管一端插设有注料管,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转轴连接有第一传动杆,并且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矩形的凹槽,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凹槽内插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杆,并且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连接管外部套设有料管固定套,且料管固定套的内部插设有注料管。该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的设置有双重挤压结构,可以有效的将比较粘稠的混凝土挤出,提高混凝土的灌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的施工中,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首先对裂缝进行清扫,对裂缝边缘处进行切割磨平,最后进行水泥灌浆,现有的对水泥混凝土进行灌浆作业,多采用人工填充的方式,进行裂缝的水泥灌浆作业。
现有的灌浆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灌浆装置上的注嘴内径比较小,这样在输送比较粘稠的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依靠单纯的挤压力导出效率比较低,这样会降低灌浆装置的灌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混凝土比较粘稠的时候,混凝土依靠单纯的挤压力导出效率比较低,这样会降低灌浆装置灌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包括注料筒,所述注料筒的一端设有连接管,且注料筒的另一端设有电机外壳,并且注料筒的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连接管一端插设有注料管,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转轴连接有第一传动杆,并且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矩形的凹槽,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凹槽内插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杆,并且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连接管外部套设有料管固定套,且料管固定套的内部插设有注料管,并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注料管和注料筒内。
优选的,所述注料管近连接管端外圈设有环形的凸起,且注料管近连接管端外部形状与料管固定套内部形状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外部焊接有螺旋状固定片。
优选的,所述注料筒的外部固定有2个“U”形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剖面为矩形,且连接块的近第一传动杆端为棱台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外部为“十”形,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中心部位均为圆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的设置有双重挤压结构,可以有效的将比较粘稠的混凝土挤出,提高混凝土的灌注效率。该装置的注料管上端的环形凸起可以卡在料管固定套内,注料管不容易从料管固定套内脱离,而且第一传动杆上的连接块可以准确的卡到第二传动杆内,这样第二传动杆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第一传动杆一起转动,通过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外部螺旋状的固定片对混凝土进行输送,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以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位置卡住,避免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出现歪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灌浆装置注料筒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压箱的转接法兰
- 下一篇:一种高效烟苗移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