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回收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6327.7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培燕;汤绍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53/26;B01D53/02;B01D53/86;B01D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回收罐,包括罐体,罐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过滤网层、上过滤网层、隔水膜层、吸湿层、除味层和导气筒,下过滤网层和上过滤网层之间形成滤渣腔,进气口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出气端贯穿下过滤网层与滤渣腔相连通,导气筒的侧壁包括反光外层和透明内层,且反光外层和透明内层之间围合形成密封夹层,密封夹层内设有数个朝向透明内层的紫外灯光源,且透明内层远离反光外层的一侧的内壁涂覆有光触媒涂层。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下过滤网层、上过滤网层、隔水膜层、吸湿层、除味层、导气筒、紫外灯光源和光触媒涂层实现对废气的过滤、吸湿、除味和杀菌,大大提高排除废气的净化程度,提高了废气的回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回收罐。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中需要对废气进行回收,其一般采用废气回收罐进行废气的回收工作。现有的废气回收罐内部设有过滤网层和隔水膜层,其中隔水膜层位于过滤网层上方,废气从罐体底部进入罐体,首先经过过滤网层以过滤颗粒物,然后通过隔水膜层以脱离水分,最后气体从罐体顶部排出。过滤网层只能过滤掉颗粒物,无法对废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和除味,此外,由于隔水膜层与过滤网层是从上至下层叠设置的,因此,从气体中脱离的颗粒物和水分会混杂在一起,导致排出的水分仍存在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回收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气回收罐,包括罐体,且罐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其结构要点在于:罐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过滤网层、上过滤网层、隔水膜层、吸湿层、除味层和导气筒,罐体的底部与下过滤网层之间形成回收水腔,且罐体设有与回收水腔相连通的注水口和排水口,下过滤网层和上过滤网层之间形成滤渣腔,且罐体设有与滤渣腔相连通的排渣口,进气口设有进气管,其中进气管的进气端设于罐体的外侧,且进气管的出气端贯穿下过滤网层与滤渣腔相连通,导气筒长上窄下宽的喇叭状,其中导气筒的下端与罐体的侧壁相连接,导气筒的上端与罐体的顶部相连接,且导气筒的上端设有与排气口相连通的通孔,导气筒的侧壁包括反光外层和透明内层,其中反光外层套设于透明内层的外侧,且反光外层和透明内层之间围合形成密封夹层,密封夹层内设有数个朝向透明内层的紫外灯光源,且透明内层远离反光外层的一侧的内壁涂覆有光触媒涂层。
作为优选的,隔水膜层由透气隔水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吸湿层内设有吸水棉或吸水硅胶。
作为优选的,除味层内设有活性炭或分子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下过滤网层、上过滤网层、隔水膜层、吸湿层、除味层、导气筒、紫外灯光源和光触媒涂层实现对废气的过滤、吸湿、除味和杀菌,大大提高排除废气的净化程度,提高了废气的回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气口,3-排气口,4-下过滤网层,5-上过滤网层,6-隔水膜层,7-吸湿层,8-除味层,9-导气筒,10-回收水腔,11-注水口,12-排水口,13-滤渣腔,14-排渣口,15-进气管,16-通孔,17-反光外层,18-透明内层,19-密封夹层,20-紫外灯光源,21-光触媒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3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