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耕地保护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6110.6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东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C23/04;A01M7/00;C02F9/02;B01F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叶平 |
地址: | 吉林省白城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耕地 保护 水肥 一体化 灌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耕地灌溉技术领域的一种耕地保护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灌溉箱,所述灌溉箱的顶部右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灌溉箱的内壁中部横向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等距安装有两组结构相同的竖板,右侧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位于进水口的左侧,左侧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所述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顶部均连接在灌溉箱的内壁上,通过设置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层,可以对轻度污染的水资源进行过滤和吸附,进而使得后续与肥料和药剂混合的水资源比较洁净,从而避免灌溉后对作物造成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耕地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耕地保护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为耕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需要使用到灌溉设备,目前的灌溉设备一般都是通过抽水泵将河流、池塘或者深井里的水抽出灌溉,由于河流、池塘或者深井里的水不可避免的会有轻度污染,因此会对作物产生损害,而且在灌溉时也不能快速的使肥料、药剂和水混合均匀,导致对作物的灌溉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耕地保护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耕地保护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耕地保护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灌溉箱,所述灌溉箱的顶部右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灌溉箱的内壁中部横向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等距安装有两组结构相同的竖板,右侧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位于进水口的左侧,左侧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层,所述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顶部均连接在灌溉箱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灌溉箱的内壁上,所述隔板的左侧焊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顶部贯穿支撑板,所述连通管位于活性炭层的左侧,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送水管道,且送水管道贯穿隔板,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转轴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右端贯穿隔板,所述搅拌轴的外部均匀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的右端连接有活塞组件,所述灌溉箱的底部与传输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固定连接在灌溉箱的底部内壁上,且第二水泵位于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喷头组件连通,且喷头组件位于灌溉箱的右侧底部,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连接有推杆,所述灌溉箱的前侧开设有观察窗,所述灌溉箱于观察窗的左侧铰接有第一箱门,所述灌溉箱的前侧上部铰接有第二箱门。
优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灌溉箱内壁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左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左端贯穿套筒,且支撑块的左端螺接在螺杆上,所述螺杆的左端连接在搅拌轴上。
优选的,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固定在灌溉箱上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后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水泵的出水口相互连通,所述支撑管的右侧均匀设置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竖板、过滤网、活性炭层和隔板的前后两侧均与灌溉箱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灌溉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灌溉箱的右侧倾斜向上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位于支撑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右侧连接有导向筒,且导向筒的右侧连接在灌溉箱的内壁上,所述导向筒的底端与传输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层,可以对轻度污染的水资源进行过滤和吸附,进而使得后续与肥料和药剂混合的水资源比较洁净,从而避免灌溉后对作物造成损害,通过设置有竖板,使得水里的杂质留在支撑板的上方,通过打开第二箱门即可对杂质进行清理,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东,未经张俊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6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头组装用防爆三爪夹持装置
- 下一篇:建筑施工浇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