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4876.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仝西朝;刘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晨光胶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2 | 分类号: | B65G43/02;B65G23/04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霍英霞 |
地址: | 27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撕裂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第二底板,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底板,且第一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装置外壳,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两端皆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的一端皆竖直安装有滑杆,所述第一装置外壳顶端的两端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的底端皆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皆安装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顶端的第一顶杆,且第一顶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该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二收集轮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二收集轮转动将第一收集轮外侧输送带转到第二收集轮上,使得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自动将输送带进行带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输送带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裂痕,在对输送带裂痕进行检查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到一种叫输送带撕裂检测的装置,传统的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现有的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会因为一定的震动对装置的检测数据造成影响,使得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对输送带进行一个较为准确的检测;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现有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会因为设备长时间的使用从而产生较大的热量,长时间处在高温当中会使得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为震动对设备的检测数据造成影响与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第二底板,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底板,且第一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装置外壳,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两端皆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的一端皆竖直安装有滑杆,所述第一装置外壳顶端的两端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部的底端皆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皆安装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顶端的第一顶杆,且第一顶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L型固定外壳,且L型固定外壳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检测探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装置外壳两端底端皆开设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底端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顶端均匀开设有贯穿至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两端安装有过滤网,且第一装置外壳一端第二通孔内部的底端皆安装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三装置外壳,且第三装置外壳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顶端均匀安装有贯穿至第三装置外壳顶端的第三顶杆,且第三顶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顶端安装有检测装置本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装置外壳一端一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与第一收集轮,所述第一装置外壳远离第一固定板一端一侧的顶端安装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贯穿第二固定板的第二收集轮。
优选的,所述滑杆外侧的底端与底端皆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一端滑杆的外侧皆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皆铰接有铰接杆,且铰接杆远离滑块的一端皆铰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底端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二装置外壳,且第二装置外壳内部的底端皆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顶端皆安装有贯穿第二装置外壳与第二底板底端相铰接的第二顶杆,所述第二装置外壳的底端皆设置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输送带撕裂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晨光胶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晨光胶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4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网格脱模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