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3209.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1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鑫隆;秦秋杰;赵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和合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B01D46/1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驿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5 | 代理人: | 杨伦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氮气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侧壁设置有侧盖,且侧盖包括盖体、第一通槽、第一连接孔、第二通槽、第二连接孔,所述盖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且第一通槽槽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通槽槽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第二通槽槽内连接有第二散热过滤结构,所述第一通槽槽内连接有第一散热过滤结构,且第一散热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安装筒、安装槽、对接孔、对接插杆、第一过滤网、第一安装框、第一磁性块、第二过滤网、第二安装框、第二磁性块。利用侧盖和散热过滤结构的过滤安装筒、对接插杆相互配合,实现过滤安装筒转动,转动过滤安装筒露出磁性块取出安装框、过滤网,方便更换过滤网和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氮气发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
背景技术
氮气发生器是一种先进的气体分离技术,以优质进口碳分子筛(CMS)为吸附剂,采用常温下变压吸附原理(PSA)分离空气制取高纯度的氮气;实验室中使用氮气发生器过程中,有长时间使用氮气发生器,氮气发生器侧壁过滤散热结构堵塞,拆装不变,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侧壁设置有侧盖,且侧盖包括盖体、第一通槽、第一连接孔、第二通槽、第二连接孔,所述盖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且第一通槽槽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通槽槽壁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第二通槽槽内连接有第二散热过滤结构,所述第一通槽槽内连接有第一散热过滤结构,且第一散热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安装筒、安装槽、对接孔、对接插杆、第一过滤网、第一安装框、第一磁性块、第二过滤网、第二安装框、第二磁性块,所述过滤安装筒的上下端开设有安装槽,且过滤安装筒的侧壁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孔内插入有对接插杆,所述过滤安装筒上端安装槽槽内连接有第一安装框,且第一安装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磁性块,所述第一安装框框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过滤安装筒的下端安装槽槽内连接有第二安装框,且第二安装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二安装框的框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第一散热过滤结构和第二散热过滤结构的结构相同,且第一散热过滤结构和第二散热过滤结构以盖体端面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以盖体端面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第一通槽槽壁开设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通槽槽壁开设的第二连接孔对齐。
优选的,所述对接孔与通槽槽壁开设的连接孔对齐,所述对接插杆通过螺纹与过滤安装筒固定连接,且对接插杆通过螺纹与盖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安装筒绕着对接插杆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侧盖和散热过滤结构设置的过滤安装筒、对接插杆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过滤安装筒的转动,转动过滤安装筒露出磁性块即可取出安装框、过滤网,从而方便更换过滤网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的侧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氮气发生器的散热过滤结构拆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和合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和合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3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熔体高速填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菌羊毛针刺复合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