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火斜拉索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1954.1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1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锦;薛晓薇;单桂军;赵超;刘畅;弋安;张成勇;王勇;姚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E01D11/04;E01D101/30;E01D10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怡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斜拉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斜拉索,包括如下结构:钢丝束+缠包带+(高聚乙烯护套)+耐火保温隔热层(外侧表面涂覆防水涂层)+热熔缠包带+(纤维布聚高聚乙烯护套)的组合结构;即内层为钢丝束+缠包带+(高聚乙烯护套),中间层为耐火保温隔热层+(防水涂层),外层为热熔缠包带+(纤维布高聚乙烯护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该缆索结构达到防水、耐候、阻燃和耐火隔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拉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火斜拉索。
背景技术
近年来桥梁火灾事故频发,部分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巨大。对于主要受力结构为拉索的斜拉桥,其受火灾影响十分严重,拉索在火灾高温环境下强度降低失效,可能导致整个斜拉桥的结构破坏,因此,研制出一种耐高温的斜拉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市场上的斜拉索大多使用高聚乙烯对斜拉索钢束进行防护,聚乙烯具有很好的密水、耐候作用,但在火灾高温环境下容易被点燃,从而使斜拉索受火灾影响程度及范围更为严重。且聚乙烯防护层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机械损伤,从而降低其密水、耐候效果。中国专利201920138763.0公开了一种阻燃型桥梁斜拉索,其是通过粘结胶将一种耐火布粘贴在原高聚乙烯防护层表面,从而达到防火的目的。该方法施工较繁琐,更适用于已有斜拉索的耐高温升级改造。中国专利申请201811612472.7公开了一种阻燃拉索,其研发了与原有高聚乙烯防护完全不同的防护体系,包括:外层防火橡胶层,内层由水性树脂、聚磷酸胺、蛭石、膨胀石墨、珍珠岩和水等原料组成的隔热层,从其隔热层组成来看,其制作完成后的施工安装并不方便,施工过程中隔热层容易被机械损伤,不仅影响隔热效果,而且可能对钢丝束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火斜拉索结构,其在不改变目前斜拉索聚乙烯防护体系密水、耐候性能的基础上,在斜拉索生产过程中将防火、保温、隔热等功能层复合到聚乙烯中,从而形成一种新型耐火斜拉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火斜拉索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包括钢丝束、缠包带层、耐火保温隔热层和热熔缠包带层。
优选地,钢丝束外表面还设有聚乙烯护套。
优选地,所述耐火保温隔热层为复合隔热叠层,其由若干基布和针刺毡交替叠加而成。
优选地,所述基布采用高硅氧布、玄武岩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涤纶、尼龙、聚亚酰胺、芳纶中的一种;所述针刺毡采用玄武岩纤维毡、高硅氧毡、玻璃纤维毡、涤纶、聚酰亚胺、芳纶中的一种。
优选地,采用耐高温金属卡箍固定耐火保温隔热层。
优选地,热熔缠包带按照15~50°的角度缠包于耐火保温隔热层表面。
优选地,热熔缠包带层外层设置有纤维布聚乙烯护套。
优选地,耐火保温隔热层外部还涂覆防水涂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以纤维和聚乙烯为主要材料,通过“采用“钢丝束+缠包带+(聚乙烯护套)+耐火保温隔热层(外侧表面涂覆防水涂层)+热熔缠包带+ (纤维布聚乙烯护套)”的组合结构,实现了桥梁缆索的防水、阻燃、隔热及耐候性能的提高,延长了桥梁缆索的使用寿命,确保使用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斜拉索结构简单,仅需在原有的斜拉索生产步骤中加入耐火保温隔热层以及缠包带的制作步骤,适合于工厂大规模生产。
(3)本实用新型的斜拉索各层功能明确,一方面可以将聚乙烯护套与火源隔离,防止聚乙烯护套在中小型火灾环境下不被点燃;另一方面,内置柔性保温隔热层,可保证钢丝束在大火灾环境下不会因高温而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1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注塑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回火炉快速排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