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盆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79416.3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恩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左德忠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盆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包括外盆、内盆、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盆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三凹槽用来放置石子或煤渣等防止泥土流失,支撑架侧面靠近底部开设多个透气孔,透气孔和第三凹槽相通,可以使水分和空气通过,支撑架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进行支撑,支撑架上设置有内盆,在内盆顶部中心开设第二凹槽,内盆底部中心开设通孔,通孔与第二凹槽相通,通孔为第二凹槽内的土壤提供了透气性,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通过透气孔、通孔连通,第二凹槽多余的水分可以留存到第一凹槽,使花盆内可以存留更多的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喜高温、多湿、短日照,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温度、水分、土壤含氧量需求是不一样的,土壤氧营养成为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关键性因素和应用基础性问题。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是将种子浸泡至开始发芽后,撒入育苗田里,通过施肥、田间管理来育苗,由于外界的环境相对较恶劣多变,不能有效控制水稻生长所需的条件,导致水稻相对脆弱,需要对水稻进行盆栽,水稻进行盆栽可以有效防止因天气异常或害虫等原因造成幼苗的损伤,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水稻生长所需的条件,保证水稻的茁壮生长,同时方便进行科学实验以及水稻科学育种。
但传统的盆栽装置为筒状烧制物或筒状塑料制品,在花盆下部一般设置有排水孔,且通常会将一个承载盘与花盆同时使用,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承载盘与花盆的缝隙比较小,浇水时容易把水撒到外边,当浇水量过多时,承载盘的水会溢出,花盆内无法存留更多的水,需要进行排水时,承载盘无法把水排出,不能为水稻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盆栽装置,为了克服传统盆栽装置存在的缺陷,解决承载盘与花盆的缝隙比较小,浇水时容易把水撒到外边,浇水量过多时,承载盘的水会溢出,花盆内无法存留更多的水,需要进行排水时,承载盘无法把水排出,无法为水稻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包括外盆、内盆、支撑架,外盆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一凹槽,外盆侧面靠近底部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与第一凹槽相通,外盆侧面靠近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第一凹槽相通,内盆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二凹槽,内盆底部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与第二凹槽相通,支撑架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三凹槽,支撑架侧面靠近底部开设多个透气孔,透气孔和第三凹槽相通,支撑架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
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高度高于排水孔的高度,支撑架上设置有内盆,内盆位于第三凹槽上方,第三凹槽与通孔连通。
外盆外侧靠近底部设有螺环,螺环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螺环一端与排水孔相通,螺环另一端螺纹配合安装有螺盖,螺盖为腔体结构。
外盆外侧靠近底部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为中空的管体结构,第一进水管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一进水管一端与进水孔相通,第一进水管另一端垂直连接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为中空的管体结构,第二进水管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进水管连接处相通,第二进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进水管。
第三进水管为中空结构,第三进水管顶部截面面积大于底部截面面积,第三进水管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结构,第三进水管底部与第二进水管顶部相通。
外盆横截面为圆形结构,内盆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支撑架横截面为圆形结构,外盆横截面面积大于内盆横截面面积,内盆横截面面积等于支撑架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恩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恩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9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