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8078.3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长松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3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icu 重症 医学 临床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侧固定贯穿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底部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连接盖的底部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底部外侧固定有粘接布,所述连接盖的顶部活动卡接有转动盖,所述转动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口,所述连接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口。本实用新型使得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得以遮盖,防止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受到污染,起到防护作用,另外能够自由的控制开合状态,便于医护人员清理维护伤口,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临床医学的引流手术中,需要通过在人体表面开设创口,然后将引流装置的引流管插入创口,从而将人体腹腔内或者脏器内的液体通过引流管引到体外,便于医生和护士进行观察引流管的颜色以及每天引流管的引流量,给下一步治疗做指导性的意见,一般常用在手术之后,腹腔内或者胸腔内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了解腹腔内有没有继续的出血。
然而在引流手术中,通常为7-15天,在此期间引流管需要一直位于人体创口插接,期间需要进行清理维护,但是每次清理维护操作是都需要撕除固定胶带,操作较为繁琐,影响工作效率,还容易使得引流管出现移位,影响引流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使得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得以遮盖,防止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受到污染,起到防护作用,另外能够自由的控制开合状态,便于医护人员清理维护伤口,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侧固定贯穿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底部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连接盖的底部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底部外侧固定有粘接布,所述连接盖的顶部活动卡接有转动盖,所述转动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口,所述连接盖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顶部固定有凸出环,所述凸出环的顶部与轨道槽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粘接布的边沿剪裁有若干个撕拉缝,所述粘接布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转动盖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转动盖的外侧固定有防滑带。
优选的,所述转动盖的侧面螺旋贯穿有螺纹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贯穿口与第二贯穿口的形状以及数量相同,所述第一贯穿口与第二贯穿口的数量均为若干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粘接布的固定,然后经过连接盖与连接环以及转动盖的遮盖作用下,使得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得以遮盖,防止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受到污染,起到防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贯穿口盒第二贯穿口,能够自由的控制开合状态,便于医护人员清理维护伤口,操作简单方便,便于调节,灵活性强。
综上所述,该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使得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得以遮盖,防止引流管与人体创口插接处受到污染,起到防护作用,另外能够自由的控制开合状态,便于医护人员清理维护伤口,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临床用引流装置连接盖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长松,未经张长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8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效果好的口罩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烧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