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60455.9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4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牛高远;甘江华;孟凡提;刘向立;齐晓祥;贾甜;李红岩;张臻;刘超;吴效威;聂秀云;刘兵强;刘苗苗;张亚平;赵恒宇;汪华彬;黄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朱晓娟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整流组件、固定组件、车载组件和控制模块;整流组件分别与电网和固定组件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底座、供电极板和微动开关,供电极板与底座绝缘且弹性连接,供电极板与整流组件电连接,微动开关设置于底座朝向供电极板的一侧,供电极板远离底座的一侧受压时可向底座移动,并触发微动开关;车载组件包括:受电极板和第一直流接触器,受电极板与供电极板平行,受电极板通过第一直流接触器与电动汽车储能电池连接;控制模块与微动开关和第一直流接触器连接,获取微动开关的状态信号并控制第一直流接触器断开或闭合。通过大面积充电极板对接,解决了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时的连接接口问题,并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国家层面对电动汽车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利用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出行方式,车辆的保有量也在日益增加,相应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至关重要。
当前国家电网及私人业主所拥有的绝大部分充电设施,都能为小型乘用车提供充电服务,且充电连接器和充电流程遵循严格的国家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小型乘用车所用充电连接器的最大充电电流为250A,充电时需要人工将充电设备上的充电连接器和电动汽车受电接口对接,费时费力;而且,电动公交车、电动物流车、电动清洁车等其他类型的车辆,更多的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补充电量,充电电流需要达到500A甚至更高等级,因而现有标准中最大充电电流值的限制,间接延长了这些车辆的充电时长,增加了充电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通过大面积充电极板对接,解决了电动汽车采用大功率充电时的连接问题,实现了电动汽车与固定长充电组件的直接连接,无需用户手动连接充电接口,节省了人工插拔的时间,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整流组件、固定组件、车载组件和控制模块;
所述整流组件分别与电网和所述固定组件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供电极板和微动开关,所述供电极板与所述底座绝缘且弹性连接,所述供电极板与所述整流组件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供电极板的一侧,所述供电极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受压时可向所述底座移动,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所述车载组件包括:受电极板和第一直流接触器,所述受电极板与所述供电极板平行,所述受电极板通过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与电动汽车储能电池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微动开关和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连接,获取所述微动开关的状态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断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连接确认单元;
所述连接确认单元包括:控制子单元、第一无线通信子单元和检测子单元;
所述控制子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子单元和所述检测子单元连接;
所述检测子单元与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获取所述微动开关的状态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子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子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若干个短路电阻和若干个限流电阻;
所述短路电阻与所述微动开关并联连接且一一对应;
所述控制子单元与所述检测子单元的预设位置连接,获取所述预设位置的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子单元还与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获取所述微动开关的状态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极板包括若干个固定连接的供电极板单元,所述供电极板单元与所述微动开关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60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