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9032.5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傅明燕;陈小波;曹亮亮;林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19/00;F21V29/503;F21V21/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杨锴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灯,基于基板的横向导热系数高的特点,利用光源板的侧边与灯体接触进行热传导,能够将光源板的热量快速传导至灯体,并向外扩散,提高散热性能,进而仅利用灯体即可完成散热需求,无需额外设置散热件,通过全塑的灯体即可满足散热需求,整灯成本降低。安装槽的侧壁通过凸起的锯齿状凸块与光源板过盈配合,保证光源板的侧边良好的热传导,大大提升散热效果,能够实现大功率的全塑筒灯。光源板与面环的距离更近,出光面抬高,不需要设置反光杯也能够满足光斑要求,整灯实现轻薄化。灯体的底部设置为敞口,光源板在敞口的位置形成外露,可直接向大气进行散热;并且摆脱密闭的灯体结构,热量能够及时扩散,降低整体的温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筒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筒灯不可避免地必须包括独立设置的若干部分,包括面环、光源组件、透光板、反光杯、安装组件等,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在组装上耗时耗力,成本较高。同时,通过自动化进行装配时,自动化工艺也比较繁琐,同时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现有技术的筒灯通常需要设置独立或一体式的金属散热件进行散热,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结构复杂。光源板与灯体或散热件的接触方式为面接触,即光源板与灯体或散热件沿厚度方向进行面接触,基于光源板的基板的结构,基板的两面均覆盖绝缘层,导致基板在厚度方向的导热系数仅为1左右,通常无法超过1.5;进而导致基板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至散热件,因此需要设置尽可能大的散热件进行散热,仅通过全塑的灯体无法达到散热需求,造成整灯的成本过高;而且零件增加,工序复杂,较难实现自动化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筒灯,增强光源板的主动散热,并充分利用基板的横向导热性能,光源板的热量快速扩散至灯体,利用灯体进行散热,不需要额外设置散热件,可实现灯体与透光板的全塑化与一体化,零部件少,装配简单,有利于实现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筒灯,包括灯体、光源组件、透光板、安装组件,光源组件包括光源板与驱动电路,灯体与透光板注塑为一体化结构,灯体的底部设置为敞口,并朝内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对应光源板的发光范围开设通光孔;光源板设置于安装槽内,光源板的侧边与安装槽的侧壁接触,进行横向导热。
作为优选,安装槽的侧壁设置有朝内凸起的紧固部,光源板通过紧固部过盈配合于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紧固部为沿周圈设置于安装槽的侧壁的多个锯齿状凸块。
作为优选,通光孔开设于安装槽的槽底的中间位置,安装槽的槽底在通光孔外沿形成限位环,光源板的外沿顶抵于限位环。
作为优选,安装槽的侧壁若干朝内延伸的卡扣,卡扣与安装槽的槽底间隔设置,光源板定位于卡扣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
作为优选,卡扣的顶面为朝向安装槽倾斜的导向斜面。
作为优选,灯体通过曲面过渡延伸出面环。
作为优选,包括两个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卡装扭簧、锁固件,卡装扭簧包括扭簧主体、位于扭簧主体两端的弹臂;锁固件的一端为螺纹段,另一端为限位板;灯体的外侧对应安装组件设置有安装座;锁固件的螺纹段穿设于扭簧主体的中间通孔,并锁紧于安装座,锁固件的限位板与扭簧主体形成顶抵限位,并将扭簧主体压紧于安装座。
作为优选,锁固件的螺纹段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段,支撑段的外径大致适配扭簧主体的中间通孔的内径,螺纹段、支撑段、限位板的外径递增。
作为优选,包括两个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卡装扭簧、安装板,卡装扭簧包括扭簧主体、位于扭簧主体两端的弹臂,安装板朝内的一端为安装端,朝外的一端为限位端,限位端宽于安装端,扭簧主体的中间通孔从安装端套设于安装板,并通过限位端进行限位;卡装扭簧套设于安装板后,安装端固定于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