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8039.5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3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余仕湖;李伯阳;李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H04R25/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助听装置,包括主机、入耳部和能自由折弯的柔性导管,柔性导管两端分别与主机和入耳部相连接,柔性导管中至少开设有第一轴向通孔和第二轴向通孔,且在第一轴向通孔中穿插有能自由变形并保持柔性导管折弯形状的定型件。本实用新型的主机和入耳部之间通过柔性导管相连接,且柔性导管的第一轴向通孔中插设有定型件,使柔性导管能自由折弯并定型,以根据需要自由折弯调整从而提高佩戴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听装置。
背景技术
助听器(Hearing Aid)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其是将比较弱的声音,经放大后传输到患者的耳道内,使得患者可以听到比较弱的声音。助听器根据外形的不同,分为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和盒式助听器等。
助听器体积的大小仍然是制约终端用户产生佩戴助听器欲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减小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的体积,现在市面上常采用分离式的解决方案,将受话器或受话器与其他器件从耳背式助听器主体中移出,采用前置结构将其放入入耳部中,采用透明或不透明的中空导管进行电性连接,管内内置电线,业内俗称RIC式助听器。
目前,RIC助听器的导管和传统耳背式助听器的导管大多采用硬性导管进行加热定型,根据人耳的左右分布,分别加工形态差异的左右朝向的导管。由于每个人的耳朵形态轮廓多多少少都有所不同,耳道口和耳背的距离存在差异,所以已经完成定型的导管无法满足部分患者群体的需求,总是有出现某部分偏长或偏短、导管不够贴耳和入耳部受导管硬度弹性影响滑出耳道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同时,市面上一些采用软性电线连接方式的耳机头助听器产品,由于大部分仍然是采用耳勾或者硬性定型导管进行固定,所以仍然存在上述的问题。
再次,左右定型的导管在无形中限定了助听器主体或者导管个体的采购数量,增加了仓储和供应链各方的资金成本。比如,制造商不清楚未来客户需要多少数量的左耳助听器和右耳助听器,就必须准备一定数量的左耳和右耳助听器配件,当左耳和右耳助听器销售数量不一致时,就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呆滞库存,造成资金呆滞或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听装置,主机和入耳部之间通过柔性导管相连接,且柔性导管的第一轴向通孔中插设有定型件,使柔性导管能自由折弯并定型,以根据需要自由折弯调整从而提高佩戴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助听装置,包括主机、入耳部和能自由折弯的柔性导管,柔性导管两端分别与主机和入耳部相连接,柔性导管中至少开设有第一轴向通孔和第二轴向通孔,且在第一轴向通孔中穿插有能自由变形并保持柔性导管折弯形状的定型件。
进一步,主机上设有一主机连接孔,入耳部上设有一入耳部连接孔,柔性导管的两端分别适配连接在主机连接孔和入耳部连接孔内。
进一步,定型件为铁丝或铜丝。
进一步,助听装置的受话器为前置结构形成RIC式助听器,且用于电连接主机和入耳部的导线能适配穿插在第二轴向通孔内。
进一步,助听装置的受话器为后置结构形成耳背式助听器,且第二轴向通孔被配置为传声通道以将主机内的声音传递到入耳部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助听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8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管固定件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加热取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