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3710.7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颜超;罗雄波;陈继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曾祥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半自动 贴膜治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包括工作台以及位于工作台底部的负压泵,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治具技术领域。该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通过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贴膜机构,贴膜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治具板,且治具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气孔,且气孔的一端贯穿治具板并延伸至治具板的底部,利用负压泵抽气端连接抽气管对通气槽的内部进行抽气,使通气槽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将放置槽中的上下盖高光面与保护膜进行自动贴合,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方式贴膜,避免了在对上下盖高光面贴膜时产生脏污和刮伤,降低上下盖高光面产品的不良率,贴膜治具的实用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治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高端产业产品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控制产品品质成了所有企业的共同追求,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比如上下盖高光面制造过程中,要在上下盖高光面产品上贴一层保护膜用于保护外观面。
现有上下盖高光面产品手工贴膜极易产生脏污和刮伤,上下盖高光面产品的不良率高达30%左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解决了现有技术手工贴膜极易产生脏污和刮伤,上下盖高光面产品的不良率较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包括工作台以及位于工作台底部的负压泵,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且负压泵位于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贴膜机构;
所述贴膜机构包括治具板,且治具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气孔,且气孔的一端贯穿治具板并延伸至治具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的底部与治具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部且位于固定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气槽,且通气槽的内部与气孔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负压泵的抽气端连通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一端贯穿安装板与通气槽并延伸至通气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气孔位于治具板的内部开设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内部通过导线与负压泵的内部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上下盖半自动贴膜治具,通过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贴膜机构,贴膜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治具板,且治具板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气孔,且气孔的一端贯穿治具板并延伸至治具板的底部,安装板内部且位于固定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气槽,且通气槽的内部与气孔的内部连通,负压泵的抽气端连通有抽气管,且抽气管的一端贯穿安装板与通气槽并延伸至通气槽的内部,利用负压泵抽气端连接抽气管对通气槽的内部进行抽气,使通气槽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将放置槽中的上下盖高光面与保护膜进行自动贴合,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方式贴膜,避免了在对上下盖高光面贴膜时产生脏污和刮伤,降低上下盖高光面产品的不良率,贴膜治具的实用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3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头防尘减震件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的涤纶纤维使用导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