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1922.1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宝;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北斗捷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28 | 分类号: | B62J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塑料 结构 扶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属于摩托车后扶手技术领域,使用塑料材质,通过非可视面的中部固定臂、第二曲型固定臂、钢筋连接臂和第一曲型固定臂的布置,增加了后扶手的承重强度,通过特定走向的中部固定臂、第二曲型固定臂、钢筋连接臂和第一曲型固定臂,减少了材料厚度,降低了外观缩水缺陷的风险,合理优化安装点,后扶手整体受力均匀,减弱局部承重过大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扶手,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属于摩托车后扶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后扶手是供摩托车搭乘人员抓握之用,使搭乘人员能够在行驶的摩托车上坐稳,保证坐在后座的乘车人安全而设置的装置,同时,也可用作驻车时将车提起的把手,现有的摩托车后扶手多为铝合金铸造或管材焊接而成。这种材质的后扶手重量重,手感比较硬,比较冷,尤其在冬季,感觉很不舒适,同时造价也相对较高,其次结构布置导致称重能力降低,外观也容易缩水,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为此设计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来优化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使用塑料材质,通过非可视面的中部固定臂、第二曲型固定臂、钢筋连接臂和第一曲型固定臂的布置,增加了后扶手的承重强度,通过特定走向的中部固定臂、第二曲型固定臂、钢筋连接臂和第一曲型固定臂,减少了材料厚度,降低了外观缩水缺陷的风险,合理优化安装点,后扶手整体受力均匀,减弱局部承重过大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包括V型边缘臂以及安装在所述V型边缘臂两端的侧辅臂,所述V型边缘臂中部沿所述侧辅臂的方向上安装有中部连接臂,且所述中部连接臂远离所述V型边缘臂的顶端部开设有中部固定槽,所述中部连接臂与所述侧辅臂之间等间距安装有连接臂并通过连接臂和侧辅臂组合构成方形通口,所述侧辅臂的内腔安装有中部固定臂。
优选的,所述中部固定槽底部的外侧等间距安装有第二曲型固定臂。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底部的外侧等间距安装有第一曲型固定臂。
优选的,中部连接臂的底部安装有延展至所述第二曲型固定臂上的钢筋连接臂。
优选的,所述侧辅臂截面为倒V型结构,且所述中部固定臂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和中部固定槽内顶部皆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侧辅臂、中部连接臂、V型边缘臂和固定盘皆采用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使用塑料材质,通过非可视面的中部固定臂、第二曲型固定臂、钢筋连接臂和第一曲型固定臂的布置,增加了后扶手的承重强度,通过特定走向的中部固定臂、第二曲型固定臂、钢筋连接臂和第一曲型固定臂,减少了材料厚度,降低了外观缩水缺陷的风险,合理优化安装点,后扶手整体受力均匀,减弱局部承重过大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塑料结构后扶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仰视图。
图中:1-侧辅臂,2-固定盘,3-连接臂,4-方形通口,5-中部固定槽,6-中部连接臂,7-V型边缘臂,8-第一曲型固定臂,10-第二曲型固定臂,11-中部固定臂,12-钢筋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北斗捷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北斗捷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1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