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倒扣尾管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4924.X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蔡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泊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E21B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朱亚娜;吴小灿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扣 悬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免倒扣尾管悬挂装置,包括密封球、送入体、锥体和悬挂体,所述送入体穿过所述锥体通过钢球脱手机构固定在所述悬挂体内部,在所述钢球脱手机构上方的所述送入体的管壁上设有下液压通道;以便于下活塞推动卡瓦进行坐挂;钢球回收装置内部设有球座密封套,外表面覆盖所述下液压通道和脱手孔。用于和密封球配合密封加压的球座密封套与钢球回收装置并联设置,结构简单而紧凑,且将传统尾管悬挂中的脱手、密封球与球座密封环脱开即两个动作合为一个动作,减少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增加施工可靠性。尾管注水泥施工后,封隔器通过管柱内憋压自动坐封,避免了尾管外的水泥与悬挂器以上的套管连通,保证全井试压合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钻采固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免倒扣尾管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气井的深度不断增加,斜井、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多底分枝井日益增多。在这些油气井的完井过程中,为了提高固井质量、延长油井寿命、便于采取增产措施,常常用尾管悬挂器进行固井。传统的尾管悬挂器固井过程为,通过钻具将尾管悬挂器和悬挂在尾管悬挂器下端的尾管下放到指定位置,然后采用倒扣脱手的方式将尾管悬挂在技术套管,最后取出钻具和送入体。由于传统的尾管悬挂器采用倒扣脱手的方式悬挂尾管,经常会出现脱不开手问题,造成严重事故,甚至会出现全井报废的情况。
为此研制有“液压自动脱开式尾管悬挂器”(见期刊《石油钻采工艺》2001年(第23卷)第4期),随位自动脱挂尾管悬挂器(ZL93228591.0)和旋转尾管悬挂器CN2908761,以“液压自动脱开式尾管悬挂器”为例,如图1所示为液压自动脱开式尾管悬挂器结构示意图,该尾管悬挂器包括回接筒1、送入体2、上锥体3、上卡瓦4、上活塞5、缸套6、内套7、下活塞8、球座密封环9、下锥体10、下卡瓦11、悬挂体12、钢球回收装置13、复合胶塞14、密封接头15和微台阶接头16。回接筒1用于尾管的回接,它通过螺纹与上锥体3相连接。上卡瓦4通过螺钉与板簧固定在一起,板簧又通过螺钉与板簧座连接,固定在上锥体3的锥面下面。缸套6用第一销钉固定在上锥体3下面的外圆柱面上,与上活塞5、下活塞8一起组成坐挂机构。上锥体3下端用螺纹与悬挂体12相连接,悬挂体12通过钢球18与送入体2连接,组成悬挂机构和脱手机构。悬挂体12下端通过螺纹与尾管直接刚性连接。液压自动脱开式尾管悬挂器工作过程是:当液压自动脱开式尾管悬挂器随着管柱下到设定位置,并做好施工前准备后,即可投密封球19入管内,当密封球19靠重力作用或管内流体推动,到达球座密封环9后,会切断管通道,此时若继续管内注液使其内部压力升高,当压力达到给定值时剪断第一销钉17,使密封球19和球座密封环9下移,进而露出液压孔17,继续起压,管内高压液体通过打开的液压孔通道使上活塞5和下活塞8移动,进而推动上卡瓦4上行,上卡瓦4在上锥体3的锥面作用下外扩,最后与技术套管的内孔牢固连接,即实现坐挂。此时密封球19和球座密封环9下移,至钢球回收装置13。坐挂后,管内压力继续升高推动密封球19、球座密封环9和钢球回收装置13向下移动,钢球回收装置13移动到位后,送入体2与悬挂体12等组成的悬挂机构失去平衡,而使钢球18运动,掉入钢球回收装置13,并使送入体2与悬挂体12分离,也就是与送入体2相连的钻具与尾管实现了分离,工程上叫“脱手”。
管内压力继续上升,使密封球19与球座密封环9脱开,密封球9掉入复合胶塞14的筛管内。从而形成管内循环通道。进而可以进行尾管注水泥施工。注水泥施工后,向内投入复合胶塞14的内胶塞,最后清水或泥浆顶替。
这种液压自动脱开式尾管悬挂器的球座密封环9和钢球回收装置13为两个独立的串联形式零件,结构复杂,结构尺寸大,结构不紧凑。且上述结构进行尾管悬挂时,需要坐挂、脱手、球座密封环9和密封球19脱开共三个动作,由于动作多,增加了施工动作和难度,降低了可靠性。且这种随位自动脱挂尾管悬挂器进行尾管注水泥施工后,尾管外的水泥与悬挂器以上的套管连通,若尾管处的地层破裂,或者尾管外的水泥固井质量差,极易造成全井试压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泊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泊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4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