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桐油的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3404.7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9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军;李云秀;武启贵;文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万通利源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6;B67C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余哲玮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桐油 灌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桐油的灌装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用于运输罐子的传送带和灌装台,传送带包括圆弧段,灌装台包括底座,底座连接有驱动底座转动的驱动机构,底座转动的角速度等于圆弧段上罐子的角速度,底座上安装有液压升降台,液压升降台的伸缩端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安装有灌装头,液压升降台的固定端上安装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上安装有刮套,灌装头包括竖直安装的出油管,刮套套接在出油管上,且刮套底端与出油管管壁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减少桐油飞溅,且减少桐油液滴滴落到器械上影响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桐油生产流水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桐油的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桐油在流水线灌装过程中,桐油易飞溅,造成罐体内的分量不足,或者飞溅出的桐油粘附在器械表面,对器械功能造成影响,因此设计一种减少灌装时桐油飞溅的设备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桐油飞溅的用于桐油的灌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桐油的灌装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用于运输罐子的传送带和灌装台,所述传送带包括圆弧段,所述灌装台包括底座,底座连接有驱动底座转动的驱动机构,底座转动的角速度等于圆弧段上罐子的角速度,底座上安装有液压升降台,液压升降台的伸缩端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安装有灌装头,液压升降台的固定端上安装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上安装有刮套,灌装头包括竖直安装的出油管,所述刮套套接在出油管上,且刮套底端与出油管管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出油管顶端通过电磁阀连接有储油箱,所述出油管的出油口呈斜面。
优选的,所述刮套顶端开口直径逐渐增大使刮套顶端呈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液压升降台的伸缩端顶端还安装有配重支杆,配重支杆位于第一支杆的延长线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外环面设有被动齿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为锥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出油管在靠近罐体底面处再出油,缩短桐油落入罐体内的高度,减少桐油飞溅,且出油管高度逐渐提升,减少与罐体内桐油液面的接触,刮套能将出油管上的桐油刮出,避免桐油躲到器械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机架、2-传送带、31-底座、32-液压升降台、41-第一支杆、 42-配重支杆、43-第二支杆、5-刮套、6-出油管、7-储油箱、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桐油的灌装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运输罐子的传送带2和灌装台,传送带2包括圆弧段,圆弧段的传送带2为同一圆形的部分弧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万通利源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市万通利源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3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模胶片用裁切机
- 下一篇: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