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模具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31547.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6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陶诚;佘本龙;谭峥;邱大金;熊永帅;邓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523662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模具 脱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模具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和滑动设置于下模上的行位组件;行位组件包括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第一行位滑动设置于下模上,包括第一行位座和用于抵持工件侧面的行位块,行位块固定于第一行位座上;第二行位包括第二行位座和顶杆;第二行位座滑动设置于第一行位座上;顶杆可滑动穿设于第一行位块中,顶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行位座,另一端插入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抽顶杆,再移动第一行位座,可以有效降低脱模过程中行位块与工件间的粘附力,从而有效避免工件在脱模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模具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的注塑工件通常具有较大面积的侧面。注塑件侧面面积较大,脱模过程中容易因侧面与模具的粘附面积大产生较大的粘附力。特别地,在工件侧壁厚度较小的情况下,直接脱模过程中的粘附力过大容易使工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工件良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模具脱模结构,来解决注塑工件脱模过程中的粘附力过大导致注塑工件变形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模具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和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上的行位组件;
所述行位组件包括第一行位和第二行位;所述第一行位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模上,所述第一行位包括第一行位座和用于抵持工件侧面的行位块,所述行位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行位座上;
所述第二行位包括第二行位座和顶杆;所述第二行位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行位座上;所述顶杆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行位块中,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行位座,另一端插入所述工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行位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行位座的第一压紧块和用于将所述压紧块固定于第一行位座上的第一斜导柱;
所述第一斜导柱穿过所述第一压紧块插接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行位座中;
所述第一行位座设有斜面,所述第一压紧块对应所述斜面设有压紧面。
可选地,所述斜面和所述压紧面之间设有隔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行位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行位座的第二斜导柱;所述第二斜导柱穿过所述第二行位座固定于所述第一行位座。
可选地,所述第一行位座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行位座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行位座靠近所述工件的一侧设有T型槽,所述顶杆的一端设有伸入所述T型槽中T型头。
可选地,包括上模;所述上模上固设有冷却镶件;
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形成型腔,所述冷却镶件伸入所述型腔中;
所述冷却镶件中设有用于顶出工件的顶出件,所述冷却镶件绕所述顶出件设有冷却水路。
可选地,所述冷却水路随所述冷却镶件的形状进行设置;所述冷却镶件通过3D打印成型。
可选地,所述顶出件为司筒,所述司筒中设有顶针。
可选地,所述冷却镶件设置有四个;所述冷却镶件设置于所述型腔的四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行位座上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二行位座,当产品注塑成型后,先通过侧面拉动第二行位座向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顶杆随着第二行位座的移动脱离与工件的接触;顶杆与工件脱离接触的过程中,会因粘附力带动工件侧面发生局部弹性形变,从而使工件与模具间粘附度降低并出现间隙;此外,顶杆抽出使空气能进入工件侧面与行位块的间隙之中,使粘附效果进一步降低,从而大幅度降低后续脱模中行位块和工件间的粘附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315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微波消毒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摆料装置及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