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口罩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21591.7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5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佳荣;廖英豪;杨国威;黄玄斌;蔡海生;周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2/00 | 分类号: | A41H42/00;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57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口罩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折叠口罩生产线,其包括依次设置口罩材料上料装置、鼻梁筋上料装置、焊合装置、耳带焊接装置、折叠装置、成型焊接装置、成型裁切装置以及出料装置;口罩材料上料装置用于口罩材料的上料位置、鼻梁筋上料装置用于鼻梁筋的上料位置以及耳带焊接装置用于耳带的上料位置均同侧设置。本申请将各个装置需要人工操作的操作位置均设置在生产线的同一侧,便于工人操作,提升了生产线的操作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口罩生产线。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保护人体呼吸系统和身体健康的卫生用品,人体佩戴口罩可以防护并过滤掉飞沫、粉尘、废气等影响身体健康的病菌和污染物进入到人体内部。N95医用口罩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的口罩。口罩主要包括多层过滤材料构成的口罩主体、鼻梁筋以及耳带。
N95折叠口罩生产工序一般是在多层过滤材料叠合成口罩主体、上鼻梁线以及上耳带工序后,再对口罩主体进行对折压焊,后裁切成型出料。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折叠口罩生产各个工序的执行,是采用多种不同的设备共同形成的生产线来完成,生产时,工人需要在生产线内,对各个设备进行操作,然而各个设备的操作位置是分散在生产线的不同侧位,导致工人作操时需要绕着生产线走动,操作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口罩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折叠口罩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口罩材料上料装置、鼻梁筋上料装置、焊合装置、耳带焊接装置、折叠装置、成型焊接装置、成型裁切装置以及出料装置;口罩材料上料装置用于口罩材料的上料,鼻梁筋上料装置用于鼻梁筋的上料,焊合装置接收上料的口罩材料和鼻梁筋,并进行焊合;耳带焊接装置接收焊合后的口罩主体并进行耳带焊接,折叠装置接收耳带焊接后的口罩主体并进行折叠,成型焊接装置接收折叠后的口罩主体并进行成型焊接,成型裁切装置接收成型焊接后的口罩主体并进行成型裁切,出料装置对成型裁切后的口罩进行出料;口罩材料上料装置用于口罩材料的上料位置、鼻梁筋上料装置用于鼻梁筋的上料位置以及耳带焊接装置用于耳带的上料位置均同侧设置。
呼吸阀孔装置;呼吸阀孔装置位于焊合装置与耳带焊接装置之间;呼吸阀孔装置用于在焊合后的口罩主体上形成吸阀孔。通过呼吸阀孔装置的设置以适配兼容具有呼吸阀口罩的生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喷码纠偏装置;喷码纠偏装置位于焊合装置与耳带焊接装置之间;喷码纠偏装置用于对焊合后的口罩主体进行喷码和纠偏。喷码可便于口罩生产的管理,耳带焊接前的纠偏可保证耳带焊接的位置准确,从而确保了口罩质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废料收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与成型裁切装置相邻;废料收集装置用于成型裁切的废料收集;废料收集装置用于成型裁切的废料收集位置与口罩材料上料装置用于口罩材料的上料位置同侧设置。通过废料收集装置对裁切废料进行收集,避免生产现场混乱,废料收集位置与口罩材料的上料位置同侧设置,进一步提升操作便捷性。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口罩材料上料装置、鼻梁筋上料装置、焊合装置、耳带焊接装置、折叠装置、成型焊接装置、成型裁切装置以及出料装置分别模块化设置。通过将各个装置进行模块化设置,便于生产线内各个模块之间加入新的模块,或者减去模块,以适配不同生产工艺和需求,也便于各个模块的维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口罩材料上料装置包括架体以及至少两个上料机构,至少两个上料机构设于架体;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组件以及张料组件,张料组件位于上料组件一侧;上料组件对口罩材料上料,张料组件接收口罩材料并监测口罩材料的张紧度,上料组件根据口罩材料的张紧度配合张料组件对口罩材料的张紧度进行调节。通过张料组件对口罩材料的张紧度监测,使得上料组件可根据监测的张紧度对口罩材料进行上料张紧度调节,实现闭环调节,保证了口罩材料的上料张力,且成本较低,利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21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