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淤泥环保处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9948.8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6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何钧;鲁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泰信达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2;C02F1/00;E02F5/28;E02F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村龙阳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淤泥 环保 处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环保处置系统,包括生物脱水剂投加装置、混合器、土工滤袋、滤水池和环保绞吸船,所述环保绞吸船设于河道上,环保绞吸船通过第一管道与混合器相连接,生物脱水剂投加装置由多个用于存放生物脱水剂的存储桶和用于将多个存储桶内生物脱水剂输送出来的生物脱水剂输送泵共同组成,混合器通过第二管道与生物脱水剂输送泵相连接,混合器与土工滤袋之间通过第三管道相连接,土工滤袋与滤水池之间设有排水沟,滤水池内设有回流泵,回流泵通过第四管道与生物脱水剂投加装置相连接,该淤泥处置系统占地面积小,经济成本低,处理效率高,淤泥无泄漏,无二次污染,非常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淤泥环保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河道清淤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河道淤泥处置难的问题,近些年,各地的湖泊、河道经常出现淤泥堆积发臭的事件,引起大家对环境污染严重程度的关注,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
现有的河道淤泥的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但普通存在经济成本高,处理效率低且高能耗,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多,处理质量差,处理后污泥仍含有大量污染物,难降解,不能回收利用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道淤泥环保处置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淤泥环保处置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淤泥环保处置系统,包括生物脱水剂投加装置、混合器、土工滤袋、滤水池和环保绞吸船,所述环保绞吸船设于河道上,环保绞吸船与河道底部之间斜设有绞吸泵头,环保绞吸船通过第一管道与混合器相连接,生物脱水剂投加装置由多个用于存放生物脱水剂的存储桶和用于将多个存储桶内生物脱水剂输送出来的生物脱水剂输送泵共同组成,混合器通过第二管道与生物脱水剂输送泵相连接,混合器与土工滤袋之间通过第三管道相连接,土工滤袋与滤水池之间设有排水沟,滤水池内设有回流泵,回流泵通过第四管道与生物脱水剂投加装置相连接,该系统所有电控件均由电控组件进行控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混合器内部为U形蜿蜒状回路方式。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存储桶为全自动溶解桶。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一电磁阀,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流量计和第二电磁阀,第三管道上设有分流器和电动闸阀,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滤水池内设有液位控制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电控组件为物联网控制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淤泥处置系统占地面积小,经济成本低,处理效率高,淤泥无泄漏,无二次污染,淤泥在土工滤袋里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后的淤泥能够达到园林种植土回收利用的标准,非常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原理结构图。
附图标记注释:2-河道、3-生物脱水剂投加装置、4-混合器、5-土工滤袋、6-滤水池、11-第一管道、12-环保绞吸船、31-生物脱水剂输送泵、61-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泰信达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未经中泰信达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9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车起重机的旋转支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