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模块蜗杆连接式智能出线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18867.6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2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运富;方金贵;张义;黄亮;蒋家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2 | 分类号: | H02B1/32;H02B1/05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彪 |
地址: | 550018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模块 蜗杆 连接 智能 出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模块蜗杆连接式智能出线柜结构,包括:出线柜本体和配电模块,所述配电模块连接在出线柜本体的空腔内,所述配电模块通过蜗杆结构连接在出线柜本体的空腔中。以解决现有技术配电模块拆卸困难和拆卸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线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模块蜗杆连接式智能出线柜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出线柜存在配电模块拆卸困难和安全性低的问题,研发人员通过分析后发现出线柜的的配电模块是通过卡锁机构固定安装在出线柜的空腔中,拆卸配电模块时需要一只手按压卡锁结构扳机,另一只手用力将配电模块往外拽才能拆卸配电模块,由于配电模块较重且只有一只手用力,操作人员需要使出较大的劲才能拆卸配电模块,如果用力过猛还有可能将配电模块拽落地上砸坏或伤人。因此现在急需一种配电模块拆卸简单,拆卸安全性高,并且安装在出线柜上能够锁死的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模块蜗杆连接式智能出线柜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模块蜗杆连接式智能出线柜结构,包括:出线柜本体和配电模块,所述配电模块连接在出线柜本体的空腔内,
所述配电模块通过蜗杆结构连接在出线柜本体的空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结构包括:
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设置在配电模块下表面;
蜗杆,所述蜗杆与螺纹槽相匹配,蜗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出线柜本体空腔的后壁,蜗杆长度方向与出线柜本体的空腔后壁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槽为拱形圆柱,下部侧面到螺纹槽顶部的距离大于螺纹槽的半径小于螺纹槽的直径;
所述蜗杆包括:
连接轴,连接轴数量为n,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蜗轴,蜗轴数量为n,蜗轴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远离出线柜本体的空腔后壁的蜗轴端部固定连接连接轴,蜗轴与连接轴同轴;
所述蜗杆结构还包括:
支撑,所述支撑数量为n,支撑前后宽度小于相邻两蜗轴间的距离,每个支撑对应一根连接轴,支撑上部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支撑下部固定连接出线柜本体空腔的下壁,在同一水平面内支撑左右宽度小于螺纹槽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结构还包括:
旋孔,所述旋孔设置在蜗杆远离出线柜本体空腔的后壁的一端,旋孔中轴线与蜗杆中轴线重合,旋孔为正多边形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
导槽,所述导槽固定连接在出线柜本体空腔的下壁,导槽与蜗杆结构长度方向平行;
滑块,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配电模块下表面,滑块与导槽相匹配,滑块滑动安装在导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
润滑孔,所述润滑孔开设在导槽内表面,润滑孔包括一个以上;
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与润滑孔连通,储油箱高度大于润滑孔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中间腔,所述中间腔设置在润滑孔和储油箱之间,中间腔设置在导槽两侧的侧壁中;
海绵,所述海绵填充在中间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孔分布在导槽上部中部和下部,润滑孔沿导槽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孔直径为0.5mm-0.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18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式卡车追尾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防尘智能出线柜